《花王圖 曉歲牡丹》(局部) 絹本 重彩設色 100cm×51cm 1988

關仁大師榮獲2012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大師獎

關仁大師榮獲2012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大師獎
關 仁 GUAN REN(KWAN YAN) 水墨神筆,騏驥千里於詩書畫世界 國際著名書畫大師,構成關仁的主要元素是醫生、詩人、書畫巨匠、中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大師、詩書畫合一創作大師、狂草馬書畫及中國超象派畫法始創人、考古收藏家。譜寫出一位大藝術家多姿多采、多元化的人生。 字子石,號子石硯齋主人,1950年香港出生,祖籍廣東南海西樵,197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系內外科醫學士,從服務多年的醫界進入藝術界。自幼展現藝術才華,多次獲校際首獎,科學與藝術同步成就,主張科學融入藝術,創新點亮傳統。 現任中國藝術交流協會理事,狂草馬畫廊總監,中國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交流協會藝術顧問,中國名家藝術品收藏協會理事,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台灣藝術行政暨管理學會會員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探賾元青花-子石硯齋 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 2021年關仁大師【3+1】連動詩、書、畫及收藏網絡大展 2021 Master Kwan Yan【3+1】Continuous Poetry,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Antique Collection Exhibition on the Internet 〈子石硯齋青花瓷收藏〉網路展 Exhibition of Inkstone Studio Collection of 100 Pieces of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from Sung to Ching Dynasty on the Internet

 

探賾元青花-子石硯齋 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

2021關仁大師3+1】連動詩書、畫及收藏網絡大展#12/10更新#

2021 Master Kwan Yan3+1Continuous Poetry,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 Antique Collection Exhibition on the Internet

 


 〈子石硯齋青花瓷收藏〉網路展

Exhibition of Inkstone Studio Collection of 100 Pieces of 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from Sung to Ching Dynasty on the Internet

 

展覽目錄

Ⅰ元青花的誕生

子石硯齋 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

子石硯齋 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



Ⅰ元青花的誕生


歷年子石硯齋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展出

2008元至正青花三英戰呂布菱口大盤 徑60 在「百駿騰達迎奧運・北京香港齊飛躍」「關仁百駿圖」奧運特展會場香港沙田大會堂展出


元至正青花三英戰呂布菱口大盤 徑60㎝   子石硯齋關仁大師收藏


2012: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展覽廳展出〈中國青花瓷起源的探索〉展覽中介紹其多年研究結論“中國青花瓷雙源頭Y字形發展線”,令元青花瓷研究又開新頁。




























子石硯齋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相關媒體報導








★2010年接受北京君瀾時代文化傳媒《大藝術家訪談錄》專訪,稱其為繼徐悲鴻之後21世紀國際知名畫馬高手,CCTV央視網愛西柚播放。


大藝術家訪談錄由北京君瀾時代文化傳媒負責,是一檔藝術類高端人物訪談節目,在導演組及專家評審組提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名錄中,精心挑選出當代藝術界最具代表性的五十位傑出藝術家,拍攝其燦爛輝煌的藝術人生,是一次中國文化重大藝術工程,在五十多家地方電台聯動播出,又在衛視台向全世界播放。






《大藝術家訪談錄》——關仁  內容節選

 

導語:

她是世界最長水墨百駿圖的作者;

她是繼徐悲鴻之後21世紀國際知名畫馬高手;

她首創了狂草書法畫馬——狂草馬;

她把中國人心目中的龍駒——天馬,用狂草筆法畫出一百匹栩栩如生的駿馬;

 

她是中國畫壇第一人把畫馬藝術帶領到世紀顛峰,到國際視野。

2008北京奧運馬術在香港舉行,「關仁百駿圖」在香港沙田大會堂同時展出,又《關仁百駿圖畫冊》(真畫之1/25比例)亦同時在澳洲雪梨之澳洲皇家內科醫學院院長辦公室公開展出。

她的作品被國際名人收藏和肯定,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

全國政協四局文教處處長王波濤先生

德國海德堡大學中國藝術史研究權威雷德侯教授

美國威爾康斯大學 堅德教授

澳洲澳洲皇家內科醫學院院長 湯森教授

香港關永康建築師  香港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蔡登女士

臺灣總統馬英九先生

香港奧運馬術主委 香港馬術公司總裁 前香港政務司長 林煥光先生

 

她受中國專家們肯定

中國藝術研究會《美術發現》編輯部領導說:

「您不愧是最具自我品牌價值的大家,您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具備很強烈的影響力。為中國的藝術界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東方之子》編輯部:

「關老師是一位書畫全才,故兩卷史冊同時邀請了關老師,也是唯一一位同時邀請入編《美術》和《書法》兩卷史冊的藝術家。」

 

她身份多變,能在醫生、畫家、詩人、收藏家當中自由變換;

她,就是香港著名書畫家關仁女士。

關仁女士,原名關潔愉,字子石,號子石硯齋主人,廣東南海西樵人,一九五0年生。她畢業于香港大學醫學系,本是七十年代少有的女醫生,作畫的筆名關仁,便有秉持本行仁心仁術的意思。關仁女士是一位科學與藝術同步成就,西學與國學融會一體的現代奇才。能詩善畫,書法更長於狂草,精於研究,並富於收藏,是典型的文人藝術家。出版關仁書畫冊,關仁詩集,關仁百駿圖畫冊,現正撰寫子石硯齋硯譜、論畫馬、元至正青花瓷鑒析等書。















關仁女士喜歡收藏古董瓷器及文房清玩,收藏之樂,靈感泉源,她已走過了三十多年的收藏路。她從不用化學墨汁,每天磨墨作畫,到處尋訪名硯,現收藏歷代古硯180余方及百餘件歷代瓷器,其中以元青花瓷見稱。她還注重中國青花瓷起源的研究,撰寫《元至正型青花瓷剖析》將在網路連集發表。

 

我們知道您非常喜歡收藏,那麼收藏對您的藝術創作又怎樣的影響呢?

關老師答:我的收藏對藝術創作很有幫助,用古硯磨墨可以達到墨有五色,就是繪畫時有五個層次的墨色。我蓋在畫上的閒章都是古印,可以更增加作品的古意。

為什麼收藏瓷器呢?因中國畫和瓷器是我國最得意的兩項藝術,一直被西方國家重視及推崇。

畫之五代,荊關董巨,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他們的山水畫,氣勢磅礡,樹中國山水畫的典範。而宋代之 汝、官、哥、定、鈞窯器形典雅,釉色潤澤,樹中國瓷的典型。元代黃公望以「富春山居圖卷」一幅水墨畫,一抹千里,開創中國水墨畫的先河,從此中國水墨畫獨領畫壇。

    反觀瓷器,元代景德鎮始創之官窯青花瓷,在潔白的瓷胎上描繪出如藍寶石般的青花釉下彩,成功地把中國水墨畫特色跟筆法運用在瓷器裝飾上,產生前所未有的成就,風靡國內外,使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的主流,影響明清瓷與外銷瓷的發展。但有些外國學者認為青花瓷不是中國發明,我二十多年致力搜集出土及文庫資料,又收藏宋元明清各代青花瓷,希望證明青花瓷是純粹中國的發明。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很多創作靈感,尤其我收藏了幾件元至正型青花瓷都有畫馬,可領略馬在古瓷的神韻,又添加不少創作靈感。

 


子石硯齋關仁大師《元青花》收藏相關出版品

 

◇《杏林半甲》2005出版





收藏家之路(節選自杏林半甲)

 

   醫科畢業後,除繪畫外我更走向收藏之路,藉以增加創作靈感,把畫室取名「子石硯齋」主要收藏硯、文房清玩及古董瓷器。至今子石硯齋藏歷代名硯170餘方,宋、元、明、清瓷器近200件,雅石、硯屏、水丞、筆洗、印盒、印章石、古銅器等文房清玩亦達百數。工餘和先生一同瀏覽於博物館(馮平山博物館、大會堂博物館、鴻禧美術館、台北故宮博物院等)Christies Sothebys拍賣展覽,及古董文物店。參觀名收藏家如羅貴祥先生、天民樓、敏求精舍等收藏展覽。搜集海外收藏家如David PercivalMcelney,廿希堂等收藏目錄,海外博物館(British MuseumMetro politan Museum)出版收藏目錄,又身為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的會員,增進不少對古董欣賞鑑辨的能力。

中國畫及瓷器是一直被西方國家重視及推崇的兩項藝術。畫之五代荊、關、董、巨,尤似瓷之宋代汝、官、哥、定、鈞。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的山水畫,氣勢磅礡,骨蒼力坧,樹立中國畫之典範。汝、官、哥、定、鈞器形優雅端秀,釉色澤淨腴潤,樹中國瓷器之典型。到元代黃公望以「富春山圖卷」一幅水墨畫一抹千里,筆筆疏俊,純以水墨筆法描繪山川遼闊,長林深谷,雲嶺澗泉,開創水墨畫先河,從此中國水墨畫獨領畫壇。影響明、清至今風格。

    反觀瓷器,經元代景德鎮始創之青花瓷(註:青花瓷是用鈷料在素胎上畫好花紋,再罩以一層透明面釉,然後用1300℃還原焰一次燒成的藍白花瓷器),恰好產生相同效果。元代景德鎮官窯青花瓷從宋官窯瓷之單色釉突顯出來在細緻潔白瓷胎描畫出如藍寶石色調的青花釉下彩,成功地把中國水墨畫特色筆法用在瓷器裝飾上,產生前所未有的成就,風靡國內外,使青花瓷成為以後中國瓷器的主流。影響明清瓷與外銷瓷的發展。當時此種官窯青花瓷產品極少,歷史文獻失軼,所以一直被學者及收藏家忽略,直至1929年英國人霍普遜先生在大德維收藏品中發現了帶有「至正十一年」銘(1351年)的青花雲龍象耳瓶,發表了專文後,1952年美國波普博士以此象耳瓶為依據與伊朗(德黑蘭)阿迪畢爾寺及土耳其托普卡普博物館所收藏的眾多青花瓷器,做排比研究,劃分出了與之相類似的一組青花瓷,大概八十件,定為十四世紀作品,元至正型青花瓷,並出版一套書詳述其過程與發現,因此激發陶瓷界對元青花瓷研究的熱潮。

    大概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機會,從一位收藏家手上收購得一批元至正青花瓷,懷著國寶回歸中國的心情,子石硯齋陸續收藏,至今元代瓷器共72件,其中元至正型青花瓷有50件,包括青花雙龍戲珠獸耳罐,龍鳳紋梅瓶,蓮塘鴛鴦紋大盤…等等,早期這方面的資料很貧乏,懂得的人極少,近十年才出現有規模的研究,從一些中國出土物得較確實考證,拍賣行也開始列為拍賣品。

    2003年佳士得秋季拍賣會,在台北預展,其中包括展出一元至正型青花雙龍戲珠獸耳罐高39公分估價700萬港元,余把握良機參觀,親自上手,此件元青花雲龍罐器形、重量、胎體釉質及青料都完全符合元青花瓷的標準,畫工生動筆法有勁,設計多層次圖案,由底到頂共六層,底層仰蓮瓣,再一層金錢紋,腹部主體圖案為兩條活力十足的游龍在雲中戲珠,一條首向前擢,另一條回首欲奪之,頸部三層花紋為纏枝牡丹,射干花紋及卷草紋。此器實是標準至正青花瓷,結果拍賣出價約港幣950餘萬。創下元代青花罐拍賣的最高價。同年916日紐約DOYLE拍賣行以5831500美元拍出一元青花四繫海水雲龍扁壺,由倫敦收藏家Joseph Hotung標得,此類扁壺據說傳世只有八件,均在國外,兩岸故宮均無。扁壺,器身成扁長方形,上有筒形小口,圓肩有龍形或圓形雙繫,壺身兩面畫龍戲珠紋或鳳凰牡丹紋等。中國元至正型青花瓷數量稀少,除國外所收藏的200件及50年代後中國出土約100餘件之外,應有不少傳世的元瓷,亦有在50年代以前出土而未被專家認定為元代青花瓷的,數量估計不會在少數,很可能超過100餘之數。這些都會散落在各收藏家手裡,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元青花之謎,收藏家如能把珍藏發表公開,讓學者除在出土文物上下功夫,有機會多看到傳世元青花瓷的面貌,不同形式方可彌補許多不足的資料,神秘的青花瓷才可以早點撥雲見日。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搜集這方面的資訊,近已開始整理資料及圖片,準備出版「元至正型青花瓷鑑析」一書,祈冀與同好分享,並希望提供陶瓷界作為參考。


2011《論畫馬之狂草馬》,獲香港中文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北京中國藝術交流協會、國家圖書館收藏




《論畫馬之狂草馬》內頁

《論畫馬之狂草馬》內頁






2012年出版《中國青花瓷起源的探索》專書,獲香港中文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北京中國藝術交流協會、國家圖書館收藏





2013:《中國藝壇六大先鋒人物》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3.10出版,封面內頁展示關仁大師《中國青花瓷起源的探索展》提出中國青花瓷的發展是一個雙源頭釉下藍()彩及釉下褐()彩的Y字形發展線











《中國青花瓷起源的探索》序

    青花瓷是以鈷藍料為呈色劑繪畫於白瓷素胎上,後罩以一層透明釉,再用高溫(1270~1300)還原焰一次燒成的一種藍白花瓷器。

    中國最美麗的青花瓷屬元代至正型官窯青花,其罕有度令一般人士無法親自目睹甚至上手的,就算用高畫素數位相機拍下來的照片也只能給讀者1D的平面觀感。

    記得2001年當國內專家們第一次到土耳其Topkapu Sarayi Museum托普卡帕宮博物館能夠被允許親睹及上手一些館藏的元至正型青花瓷後感嘆的說:「今生無憾矣!」,可見其藝術震撼的威力。

    在用文字去詳細描述其瑰麗色澤、精緻圖案、繁密層次及多變外型之前,讓我給讀者一種感受上的比喻。

    有人說,大概一萬件清代青花瓷,就比例有一件明代青花瓷,而100萬件明代青花也難有一件元代至正型青花瓷。

    如果您是一位旅行愛好者,當您在把玩清代康雍乾的青花瓷,其清麗雅緻、晶瑩剔透,就好像遊遍國內名山大川的快意;當您在把玩明代永樂宣德成化而至嘉靖、隆慶、萬曆的青花瓷,其典雅森然與逸趣橫生,就好像環遊世界各地的興奮而目不暇給;但當您上手一件元至正官窯青花瓷,那深邃的藍,如玉的潤,繪畫手法的流暢豪邁,蒼勁嫻熟,不是名手寫不出,不是名家也難以欣賞其究竟。您就像漫步月球,肅穆寧靜,一念不生,專注於面前這一件不朽藝術奇葩,彷彿時空就在您的腳下。

    如果您是一位藝術愛好者,當您看到清代名瓷康熙官窯青花,就像欣賞清初王翬的山水畫,整然有緻,但少了一點靈氣;當您看到明代永宣青花瓷就像在欣賞明唐寅的山水畫,疏朗秀逸,可遊可居,喜悅之情悠然而生;但當您能親睹一件元官窯至正型青花瓷,立即會怦然心動,就像站在宋郭熙、范寬、李唐的早春圖,谿山行旅及萬壑松風三幅國寶巨製面前,心靈的撼動,驟然與大自然契合,與宇宙永恆。

    大概到現在讀者已了解為什麼元官窯至正型青花瓷可以風靡國內外自十四世紀到現在而不衰。驚訝的是直到二十世紀30年代其存在仍是一個謎,中外專家及收藏家只知有明清代青花器。

    1928年英國學者R. L. Hobson霍克遜先生突然牽動了一次歷史性的驚濤駭浪,他在發表的撰文中指出英國名收藏家Sir David Percival 的眾多藏品中找到一對高63.5cm的青花雲龍象耳瓶,瓷質細白,青花發色濃艷,無流散現象,畫工藝術效果高,器頸上帶有青花文字題記「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證明在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已製造出這樣成熟的青花瓷,打破了一向認為明代才開始有高水準青花瓷器的說法,喚醒了陶瓷界對中國青花起源的探索。

    1952年及1956年美國學者J. A. Pope (Assistant Director Freer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波普先生先後出版十四世紀青花瓷(Fourteenth century Blue and white wares, a group of Chinese porcelain in the Topkapu Sarayi Muzesi,Istanbul Washington 1952)(Chinese Porcelain from the Ardebil Shrine,  Washington 1956),書中詳述其在世界收藏中國青花瓷最豐富的兩所博物館—土耳其托普卡帕宮博物館及伊朗德黑蘭的阿迪畢爾寺,所研究的結果。1950年夏天波普先生有機會在這兩所博物館裡實地研究。在土耳其托普卡帕宮博物館的一萬件藏品中找到約31件,在伊朗德黑蘭的阿迪畢爾寺的800件收藏中找到約30件,後又在世界各地博物館及私人收藏中約找出十餘件共80餘件與 “至正十一年銘”的雲龍象耳瓶同類型的高水準早期中國青花瓷,然後定名為 “十四世紀初至正型青花瓷”並在書中刊出約四十件元至正型青花瓷的圖片,把中國歷史最漂亮青花瓷的神秘面紗揭開,當時中國學者對此類瓷器仍未開始注意,同時中國境內尚未有此類瓷器出土的記錄,至於文獻記載更是缺乏。隨後的60餘年無論考古專家文博專家及收藏家都努力於這方面,希望把中國青花瓷起源與發展經過,理出一個來龍去脈。儘管國外專家提出中國青花瓷的燒製技術及鈷料都是進口的理論,大抵至今中國學者已有一個共識,就是青花瓷是由國內瓷器發展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繼出現唐青花、宋青花、元代早期及中後期青花之說。詳情會在書內詳述。期間中國境內各省亦陸續出土元代至正型青花瓷,現在專家估計國內包括博物館收藏及出土器約100件。藏於外國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約200餘件,還有少數零星散落的會偶然出現於拍賣行。大概被認定的數量是400件。其數量之罕及分布之廣,使得沒有一位專家能稱得上是元至正型青花瓷的專家,因為難有一位可以上手超過50件此類瓷器。況且元景德鎮同時生產其他瓷器如釉下褐彩、釉裡紅,青花釉裡紅、紅釉、藍釉、樞府器等,亦是可以協助印證青花瓷生產的過程。

  筆者的「子石硯齋」在80年代初期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一位收藏家中購藏一批元青花瓷,大概是早期出土,流出國外的,懷著國寶回歸中國的心情,後到世界各地遊歷,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韓國等地,陸續購藏,至今收藏歷代瓷器200餘件,包括元、明、清代青花瓷約130件,其中元至正型青花瓷約50件之多,子石硯齋藏品目錄在網路曾發表,比起許多博物館的藏量要強,因最著名的土耳其托普卡帕宮博物館藏元至正型青花瓷43件,其次是伊朗國家博物館藏量是32件,江西省高安市博物館藏元青花窑藏及出土約19件,北京首都博物館館藏元青花16件,最多的印度老德里Tughlag 宮殿遺址出土元青花器,其中44件青花盤,23件青花碗,並無瓶、壺、罐之類,日本全國博物館藏共40件,天民樓私人收藏27件,英國大英博物館藏元青花10件,其他博物館其元青花藏量是10件以下。

    鑒於一些外國學者對中國青花瓷起源有疑問,認為不是中國人的發明,因我們始終提不出一個確實的生產發展線。為證明青花瓷是純粹中國人的發明,筆者三十多年來致力收集國內外出土及文庫資料,又利用公餘時間常瀏覽於博物館(例如: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鴻禧美術館、美國Oakland市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及首都博物館) Sothebys, Christies 拍賣展覽及古董店。參觀名收藏家如羅貴祥、天民樓、敏求精舍等收藏展覽。閱覽海外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美國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及海外收藏家如David Percival, Mcelney, 廿希堂等刊出之收藏目錄,藉以增強對古物的了解與鑑析。

   2010年子石硯齋收藏一件南宋吉州窯青花雙鳳紋盤及之前收藏的兩件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纏枝牡丹大罐及麒麟飛鳳紋梅瓶。這三件器物並沒有在世界任何館藏出現,可說是孤本,但對元至正型青花瓷的產生是有指標性。

青花瓷是代表中國人在國際藝術上的一大成就,尤其是元至正型青花瓷,魅力無窮,影響深遠,受海內外美術界、陶瓷界的高度重視與推崇,其研究雖由外國人開始但在國內經60多年的進取,現在是時候讓我們提出有前瞻性、科學性的定論。

 

  筆者認為中國青花瓷的發展是一個雙源頭釉下藍()彩及釉下褐()彩的Y字形發展線。

    世界公認中國最成熟美麗的青花瓷產生在元代,但元以前中國陶工已採用鈷金屬製作釉下彩繪瓷,可惜至今所搜集到的資料未足以構成一完整完善的直接垂直發展線。

  近年大量考古資料的出現確實了唐青花的存在。1975年江蘇揚州唐城遺址出土一件青花瓷枕殘片,繪有藍彩菱形圖案,經測試為鈷料,後在該遺址相繼出土多件青花瓷壺、碗、盤的殘片。1972年陝西省博物館在禮泉縣唐鄭仁泰墓(664)出土一件藍彩瓷罐蓋鈕。1988年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撈到「黑石號」一艘載滿9世紀唐中晚期陶瓷的中東商船,其中有三件完整,繪有幾何圖案的唐青花碗。2002-2003年河南鞏縣窯出土大量唐白釉藍彩器及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一件白釉藍彩三足缶复。器肩部用藍彩等距四條橫線,線間有一藍點,器口也有四個藍彩點,與河南鞏縣出土藍彩器有類似。唐青花殘片化驗結果是使用高鐵低錳的進口鈷料,來源無法確定,造型及花紋簡單,瓷質釉質不精,只可稱為原始青花瓷。

宋青花的資料早在1957年已有些眉目,當時浙江省博物館在龍泉縣金沙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塔基發現三件碗的口腹部共13塊的青花瓷碎片,釉面青白或青灰色,青花藍中帶黑或灰褐色,經測定著色劑是國產鈷料。後1970年在紹興環翠塔基又發現一塊青花瓷片,有南宋咸淳乙丑年石碑同出,所以是南宋青花。1975年江西省博物館在吉安永和鎮吉州窯的南宋的晚期層發現青花盤碗的殘片,胎質灰白,繪簡單草葉花卉紋,青花顏色灰黑,是民窯青花器,當地的永豐、盧陵生產鈷礦,是陶工們就地取材的民窯青花瓷。子石硯齋藏一件完整青花雙鳳紋盤,就是南宋吉州窯的產品,可以作為南宋成熟民窯青花瓷的代表作。

宋青花殘片化驗結果是使用低鐵高錳的浙江出產鈷料,宋青花的樣本數量很少,雖然胎釉及製瓷技術比唐青花進步,從雙鳳紋盤可以看到成熟民窯青花瓷的出現,但從各方面評比,如器型、紋飾、繪畫技術、造瓷工藝、鈷藍料的呈色、濃度、穩定度、都不夠好,無法與元代景德鎮窯的至正型青花瓷產生一條直接發展線,余認為中間一定有一個涵接的階段。

    子石硯齋收藏2件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纏枝牡丹大罐及麒麟飛鳳梅瓶,其器形紋飾、瓷質與元至正型青花瓷如出一轍,唯獨透明釉層薄而閃黃,應屬元早期產品,這可能是涵接南宋民窯青花瓷及元官窯至正型青花瓷的階段產品。

元以前中國的釉下彩繪都集中在民間窯場,且絕大部分所用的彩料都是鐵元素來燒造釉下褐彩,其發展過程非常清楚地可上溯到六朝孫吳時期。1983年南京博物館在南京一座孫吳古墓中清理出一件青黃釉黑彩羽化升仙青瓷蓋罐(32.1公分),把中國製彩繪瓷提前到公元三世紀,經唐代湖南長沙窯及四川邛崍窯的青釉褐綠彩繪,到北宋河北磁州窯的白釉黑彩,南宋江西吉州窯的白釉黑彩、白釉褐彩及黑釉白彩,更把北方的化妝土白瓷改良為白瓷釉下彩,因吉州窯附近有天然的膩白瓷土。

從大量的傳世或墓葬及窯址出土的產品中可證明當時的釉下褐彩瓷,無論胎質、釉質、器形及最重要的繪畫技術已達成熟階段。宋末元初大量吉州窯陶工遷到景德鎮,元政府於1278年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利用豐富的原料供應,朝廷的支持,朝廷畫師設計圖樣,智慧的陶工不但改良了瓷胎(二原配方)及釉質,更開始燒造設計精美的類至正型花紋的釉下褐彩瓷,除上述兩件子石硯齋藏品外,分別在江西九江博物館及湖北省黃梅博物館藏一對延祐六年(1319)墓出土,景德鎮燒造,青白釉褐彩塔式牡丹紋蓋罐,證明當時景德鎮已燒造類至正型紋飾的釉下褐彩,所以釉下藍彩與釉下褐彩的交集點應在元中期,當元政府引進波斯產的蘇麻尼青鈷料,而景德鎮陶工就把它用於已成熟的釉裡褐製造工藝上,就是把蘇鈷料代替鐵為著色劑,一舉便燒成了驚天動地美艷絕倫的「元官窯至正型青花瓷」,藍白色調動人,此成績大大超越釉下褐彩瓷,自此就不再採用鐵元素為呈色劑,元中晚期是至正型青花瓷成熟燒製期,解釋了為什麼專家們在追查中國青花瓷的發展過程得不到完滿的答案。把這個過程形容為中國青花瓷雙源頭Y字形發展線,讀者就不難明白到其形成的每個階段。

    筆者在201284日至10日定於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舉行《中國青花瓷起源的探索》展覽。

    歡迎專家、學者、瓷的愛好者及各界人士蒞臨參觀指教。

 

關仁

子石硯齋主人

中國藝術研究會理事

201255








唐青花

Tang Dynasty(618-907)

河南鞏縣窯 釉下藍彩Henan Province Gong Xian underglaze blue

    1959年在河南鞏縣窯發現窯址三處,以鐵匠爐村規模最大,鞏縣窯創燒於隋,盛於唐,早期以燒白瓷為主,開元時曾為宮廷燒貢瓷,在唐代亦燒三彩陶器,窯址出土大量三彩陶,是唐三彩的主要生產地又有絞胎器的燒造,最值得注意是在1957年鞏縣窯遺址出土白釉藍彩弦紋碗殘片一件(1-1a)。又在2002-2003年,聯合考古隊在黃冶村唐代中晚期地層和灰坑中清理出不少白釉洒藍點彩的器物標本(1-1b),尤其是唐代晚期地層出土了幾件青花碗罐,水注殘片。說明唐代鞏縣窯已開始使用製唐三彩陶器中藍彩的鈷元素在白瓷上燒製白釉藍彩(青花)器。

    1988年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撈到「黑石號」一艘載有9世紀唐中晚期陶瓷的中東商船,發現約67千多件陶瓷器,包括釉下褐綠彩,模印貼花瓷,唐三彩等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三件完整繪有幾何圖形的唐代青花碗,這是至今最早有紀年可考的中國青花器,且其年代與鞏縣窯出土中唐晚期青花器殘片一致,很可能就是鞏縣窯的產品。

    1975年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白釉藍彩瓷枕殘片,繪有簡單幾何圖案。

    1983年考古隊又在揚州發現一些唐青花瓷片。

    2004-2005年亦有出土。

    經過化驗這類青花瓷所用色料與唐三彩的鈷藍彩相同。激光顯微光譜分析測定結果也表示所用鈷藍料中含錳(MnO)量低,並含少量銅(CuO2)。這與河南鞏縣窯黃冶窯唐三彩藍釉器中MnO /CuO比和CaO/CuO比相近,所以揚州發現的唐青花瓷殘片極有可能是鞏縣窯的產品,而且當時生產亦有相當規模。

    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一件唐代白釉藍彩三足缶复,筆者1981年在香港見過此器,當時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因中國古窯址瓷片展亦到港看過,認為很可能是河南鞏縣窯所產。

    唐代白釉藍彩器「唐青花」的發現證實中國在唐代已經開始用鈷料作為釉下彩瓷的呈色劑,或稱之為中國原始青花瓷。

 

    這類青花瓷雖然已達到瓷器的標準,但不僅瓷質較鬆、色黃,比起元至正青花瓷的二元配方白瓷差距很遠,雖然表面敷一層白色化妝土,鈷料呈色彩藍,但色澤呆板,不能達到元代蘇麻尼靑的深濃藍色,圖案繪畫簡單,器形式樣不多,屬日常用品、盤碗、枕類,製瓷技術亦屬雛形,更不是唐代瓷的主流,大底只可稱為「中國原始青花瓷」,更多早期鈷藍料瓷器的線索,可能要到宋代尋找。

 




宋青花

北宋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浙江金沙塔 環翠塔地基出土青花殘片Zhejiang Province underglaze blue

    1957年浙江龍泉縣金沙塔基出土13塊北宋青花瓷殘片及1970年浙江紹興環翠塔基出土1塊南宋青花瓷殘片。後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學會研究所試驗其中一塊北宋青花瓷片,得出結果,所使用鈷料是高錳低鐵的國產鈷料,比例似浙江所產鈷礦,瓷片的燒成溫度為1270℃左右,肯定是屬青花瓷,產地可能是浙江附近窯場,但至今未找到所在。

    自此專家們都認為中國青花瓷最遲在北宋已產生,南宋有燒造,而且可能是在景德鎮以外的窯場。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兩件南宋官窯菊瓣形青瓷碟,底足內有釉下藍彩書 「寶用」小篆體兩字,英國大衛德基金會,也藏一件同類器。這些釉下彩文字款,色料濃重處呈黑褐色,淡處是藍綠色,而南宋官窯的窯址在杭州近郊,與發現宋青花殘片的紹興,龍泉地緣很接近,是有利用同一類鈷礦的可能性。

    馮先銘前輩在〈有關青花瓷器起源的幾個問題〉中寫道「研究我國青花瓷的人多持宋代說,遺憾的是至今尚未發現宋代景德鎮青花器。」,就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件完整宋代青花器作為證據。

   子石硯齋所提供青花雙鳳紋盤,從眼學比對(胎、釉、燒造技術、裝飾手法)是符合南宋吉州窯的產品,況且1975年江西吉安縣吉州窯遺址,松林坡窯遺址,發掘出三塊宋青花瓷殘片,與青花鳳紋盤作比較可算是一脈相承的作品,吉州窯在北宋已開始試造圖案簡單的青花瓷,至南宋成熟的民窯青花器便燒製成功,以青花雙鳳紋盤為實證。

所以中國最早的成熟青花瓷的創燒,從原料技術及工匠都是源於中國,並沒有外來因素的介入。

 

南宋Southern Song Dynasty(1127-1279)

吉州窯 

子石硯齋青花雙鳳紋盤

Jiangxi Province   Ji’an underglaze blue

南宋吉州窯青花雙鳳紋盤(子石硯齋藏)

(口徑25.5cm 5.2cm 足徑12cm




南宋吉州窯青花雙鳳紋盤(子石硯齋藏)

斂口,圓邊,弧腹,平底,高圈足,白瓷質,精緻結實胎體旋紋明顯,釉質薄,微泛黃,不均有淚痕,不施滿釉,盤內底中心一塊露胎處有火石紅並有覆燒時另一個疊在上面的盤子的圈足痕跡,因這道圈痕徑約12cm,而此盤的足徑剛好也是12cm




盤內底正中心一圓約徑4cm,有施釉並繪青花。

    盤外面亦不施滿釉,圈足平整且高足,沿寬平,內旋輪紋明顯,無釉無沾沙,有火石紅。青花是用國產鈷料,藍色微灰,無暈散或黑色結晶斑,繪雙鳳(是吉州窯最常見的紋飾),鳳為雞首長尾,秀巧纖細,錦翎展翅,自然飄逸雙鳳首尾相接以折枝菊花一束相隔,筆法簡鍊有力,盤內正中心有青花雙圈,內繪六瓣梅花一朵,中心書寫「合」字。盤外青花雙圈線內繪四朵折枝梅花,生動雅意。這種裝飾手法是當時南宋吉州窯黑瓷及白瓷釉下彩繪的普遍式樣,不過傳世品多是釉下黑彩或褐彩,而青花釉下彩非常少見。

    這件完整的南宋吉州窯青花瓷實為珍貴,亦可作為中國成熟民窯青花瓷始燒於南宋的有力實證。















   釉下彩繪瓷是利用金屬原料為呈色劑,用筆蘸彩在瓷素胎上有意識地繪上有規律性的花紋或圖案,然後罩上一層無色透明釉,用氧化焰或還原焰高溫一次燒成。釉可分為青釉、青白釉或白(透明)釉。

作為呈色劑的金屬原料有:

1鐵,視其含鐵量比例用氧化焰可燒成釉下褐彩(釉裡褐),釉下赭彩(較紅色)和釉下黑彩。

2銅:用氧化焰可燒出釉下綠彩,用還原焰可燒出釉下紅彩(釉裡紅)

3鈷:用還原焰可燒成釉下藍彩(青花瓷)

 

中國的釉下褐彩繪瓷發展大概

 

 

    早在西元前6世紀商代中期,陶工們已發明瞭以氧化鈣為主要助熔劑的高溫石灰釉,用以施於印紋硬陶的表面,便燒製出釉陶或稱原始青瓷,而這些釉陶上的釉所以呈現青色就是含有微量的鐵元素。

    漸漸陶工們發現在釉中加進不同比例的鐵及燒成過程中窯爐內火焰氣氛的不同會產生不同呈色。釉中含一定比例的氧化鐵約1~3%,用還原焰能燒出各種不同的青色,假如把釉中氧化鐵的比例增加到5%以上,又改用氧化焰燒成,那麼又會呈現紅、黃、象牙白及褐色。如果氧化鐵增至8~13.4%,又把釉層加厚,會出現純黑色。

  

 

    商周原始青瓷的釉色呈黃綠色或青灰色,到了東漢浙江上虞小仙壇窯已有黑瓷和青瓷一同燒製。中國科學院曾對小仙壇窯的青瓷標本進行了理化測試,其燒成溫度達1310±20℃,吸水率達0.28%,顯氣孔率為0.62%,抗彎強度達710公斤,鐵含量1.64%數據表明已具備成熟瓷器的各種條件。

 

六朝

Western Jin Dynasty

(220-589)

孫吳時期青釉褐彩繪

 Western Jin  underglaze brown

 

    六朝是指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六個以建康(今江蘇南京)先後為都的歷史朝代,亦泛指三國兩晉南北朝的300多年歷史時期,這時是青瓷的成熟期,在器形和裝飾上都有進一步的發展。

    孫吳期1983年南京博物館考古隊在南京中華門長岡村一座孫吳古墓發現一件青黃釉釉下黑褐彩蓋壺。壺高32.1公分,口徑12.6公分,腹徑31.2公分,底徑13.6公分,造型別緻,肩部及器身貼塑四個獸形、鋪首及佛像,腹之上部左右飾一對長翼鳥,自壺的蓋頂至器身以黑褐彩通體滿畫。其盤口處繪一週三角形圖案,腹部上下二層為21位持節羽人,襯托雲氣紋,仙羊紋,頸部一週仰蓮瓣。有佛道仙家氣氛,壺蓋內有子口,紐頭為一雕塑珍禽,其內外有黑彩繪,此器燒成溫度不高,胎釉結合欠佳,已有些剝落現象,現由國家文物館收藏,是全世界僅有完整的最早釉下彩繪瓷器。從早期認定的9世紀唐代長沙窯、四川邛崍窯為始創推前到3世紀的六朝孫吳時期,令陶瓷文物界及考古界為之震撼。

    2002年在南京市區大行宮一帶的基建工地又出土了一批六朝早期孫吳時期的青釉黑褐彩殘器碎片,多為蓋壺,一些尚可修復,另外少量的盤、洗等器皿。所繪紋飾有青龍、朱雀、白虎、奔鹿、飛天佛像、奇花異草、雲氣紋及菱形圖案等,大底與漢代的磚畫及漆畫有一脈相承的感覺。

    20044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又在該市的秦淮河南岸船板巷皇冊家園建築工地清理出土一件帶蓋黑褐彩瑞獸珍禽紋雙唇口青瓷罐。伴同出土文物有40多個木筒,分別帶有孫吳「赤烏元年」(西元238) 、「赤烏十三年」(西元250)、「永安四年」(西元261)及西晉「建興三年」(西元315)等紀年。這一重要發現可為中國彩繪瓷起源斷代的證據,海內外陶瓷專家學者不可忽視的實證。

    六朝孫吳青黃釉下褐彩彩繪瓷都是在墓葬或建築工地清理出土,且地域集中在南京即當時的首都建康,至今並未有在任何窯址發現,所以其生產地尚待解決。

    六朝孫吳稍晚的西晉,青瓷業繼續繁榮,西晉晚期在越窯一帶出現另一種青瓷褐斑彩繪,後來普遍用於東晉到南朝的青瓷,195411月浙江蕭山窯出土青釉褐斑四繫罐殘片,在燒製青瓷過程中,時有釉層的鐵元素分佈不均,不能全部還原成氧化亞鐵而成三氧化二鐵,於是顯現出黑褐斑,陶工們利用此特質,在青瓷釉層規則地加鐵,產生另一種早期的釉下褐彩瓷,日本稱「飛青瓷」,看似不規則其實是經過設計的。

    彩繪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器物的口沿及肩腹部加幾點褐彩,或把褐彩點組成圖案;另一種是長條形的彩條,常用於器物的口沿,這種獨特的方法為甌窯獨有。

    子石硯齋藏東晉越窯青蛙形水滴及鳥形水滴(褐彩斑青瓷)是東晉青瓷的特有品種,青蛙形水滴(2-3),前有蛙頭後有蛙尾,背部設圓孔,腹圓可儲水,肩部還貼塑蛙腿,背部及腿部以褐彩點裝飾,蛙眼部嘴部及頸部用褐彩勾勒出輪廓,當時的褐彩繪已是生動活潑的把物象呈現。鳥形水滴,頭與身部以圓點形褐彩斑裝飾,頸部羽毛卻用條形褐彩勾勒,底部亦施以同色調的褐彩。





子石硯齋藏東晉越窯青蛙形水滴

子石硯齋藏東晉越窯鳥形水滴











唐代

長沙窯 邛崍窯  青釉褐綠彩繪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Sichuan Province Qionglai underglaze brown

 

    湖南長沙窯,又稱「銅官窯」,1956年在銅官鎮瓦渣坪發現了唐五代窯址,長沙窯裝飾豐富,早期以青瓷為主,後創燒了青釉釉下彩繪的新品種,不僅豐富了我國陶瓷的裝飾,而且對以後釉下彩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突破了單色青釉掌握了氧化鐵含量比例及火焰氣氛不同,燒出從青色到褐色至黑色的規律,也掌握了銅金屬能燒出綠色及紅色,並使鐵銅金屬同時出現在同一瓷器上產生釉下褐綠彩。裝飾圖案是參考當時的絲綢彩纈以褐綠彩斑為圖案或繪畫人物、走獸、鳥、花草、風景(包括樹、山、雲、水、建築)、抽象幾何圖形及書寫詩歌等,畫意飄逸,構圖簡潔生動。長沙窯的燒造期較短(唐至五代),但其產量卻非常巨大,特別是大量運銷海外,影響深遠。

    1981年中國古窯址瓷片展覽暨在大英博物館及牛津大學博物館後在香港馮平山博物館展出,由北京故宮馮先銘先生指導,展出由漢至元代瓷片共500件,涵括中國陶瓷史的重要發展和中國30年來文物考古在發掘窯址及墓葬的成果。並出版一書《中國古窯址瓷片展覽Exhibition of ceramic finds from ancient kilns in China》。

    青釉褐彩嬰戲紋壺殘件,畫筆極佳,唐代瓷器中極罕見1978年窯址出土。青釉褐綠彩鳥紋枕殘片 長14.5cm 1978年窯址出土。黃釉綠褐彩鳥紋水注。

 

    四川邛崍窯1957年發現窯址四處,燒造期南朝至宋代,唐代已極具規模,什坊堂窯址具唐代典型,其中青釉褐綠斑及釉下彩繪造型紋飾與湖南長沙窯有很多共同點,兩窯關係密切,甚至有些專家認為邛崍窯比長沙窯更早燒造釉下彩繪,2001年陶瓷專家耿寶昌先生率領中科院會員參觀研究邛窯古陶瓷博物館藏品,什坊堂窯除生產日常生活用品外,還大量製造小雕塑,如胖娃、雜技人、飛禽走獸等,並且是中國最早用鐵、銅及鈷三元素燒造三彩陶器的兩個窯場之一,有「四川三彩」之稱。

    青釉釉下褐綠彩紋碗殘片唐代四川邛崍窯 19577月窯址出土,長28cm。唐高溫彩繪盂。唐四耳褐彩罐。




宋代

磁州窯 白釉黑彩

Hubei Province Ci Xian underglaze brown

    到了宋代釉下褐彩繪的製造普及全中國,最大規模的有河北省磁州窯及江西省吉州窯,其他地區如:福建省安溪窯、泉州窯,廣東省西村窯及山西省介休窯等。都有製造內銷外銷瓷亦很發達。

    河北省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著名窯場之一,窯址在磁縣的觀台鎮東艾口村、冶子村及彭城鎮等地,範圍廣大,燒造時間從北宋神宗到金元時期燒造品種很多,裝飾方法多樣。

    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窯址進行發掘,1987年北京大學考古隊在邯鄲觀台窯址發掘出大量殘片和窯具。其產品胎釉較粗,多碗盤碟壺罐缽瓶燈枕等日用品。裝飾手法有繪、劃、剔、刻、印、鏤空等,有白地黑彩,白地劃花,白地剔花,珍珠地劃花和白地紅綠彩。多把百姓日常喜聞樂見的題材,以詩詞書畫的形式表現在瓷器裝飾上,如花鳥蟲魚嬰戲人物唐宋詩詞民諺等,充滿生活氣息。從出土或傳世的帶紀年瓷枕中可見一斑,產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地黑彩畫花和白地醬彩畫花,成為北方民窯廣為流行的一種裝飾,這都是以俗稱斑花石的鐵礦石為彩料的釉下彩繪,以黑彩為墨,以瓷為紙,把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和製瓷工藝結合。繼六朝彩繪,唐長沙窯彩繪,為中國青花瓷鋪下了進一步的基礎。

   「白地黑花」約在徽宗(1101-1119)出現,萌芽初期紋飾簡單,多見花卉或文字。達到鼎盛期是在金代,紋飾題材廣泛,包括人物、植物和動物。植物紋以纏枝牡丹及蓮花為主,其次有折枝、卷草紋等。動物有兔、鴨、蜻蜓、蜜蜂、鳥、虎、馬等。人物有嬰戲、馬戲、人物故事。又大量用詩詞諺語等民間題材,繪畫手法靈活,常以寥寥數筆便覺流暢生動。到金末元初,前期的裝飾方法多不見,而白地黑花成為主流,人物故事題材增多,更有雙龍雙鳳,或一龍一鳳,多見於罐、背壺、或雙繫瓶。紋飾採用開光及開始分層。河北磁州窯白釉黑花花鳥紋梅瓶(金代38.5cm 口徑5cm。白地黑花人物故事枕,枕面開光,用細膩筆法繪山水人物,生動傳神,宋代磁州窯的高水準。白地黑花嬰戲紋枕,枕高9.6cm22.8cm,枕面用褐彩繪一伏凳而眠的孩童,旁有一荷葉。白地黑花文字枕,枕長28.5cm,寬12cm,枕面開光,內用黑彩,書寫詩句邊飾卷草紋。

    磁州窯裝飾風格獨樹一幟,影響到河南鶴壁窯、魯山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湽博窯,陜西耀州窯,江西吉州窯及廣東海康窯等地,成為一磁州窯系。其產品傳入朝鮮、日本、越南、泰國等地,影響深遠。

 

 

宋磁州窯釉下褐彩“福”字盤(子石硯齋藏)



宋磁州窯釉下褐彩“福”字盤(子石硯齋藏)

吉州窯

   白釉(黑褐赭)  黑釉白彩

 Jiangxi Province  Ji’an underglaze brown

    江西吉州窯是宋代南方很重要的民窯之一,受北方的磁州窯和定窯影響很大,窯址在江西吉安市南七公里的永和鎮,創燒於唐末五代,北宋時開始繁榮,到南宋為極盛期,時盛燒黑瓷和白釉彩繪瓷,尚有仿定窯之白釉印花器。黑瓷裝飾有黑釉剔花、鷓鴣斑、玳瑁斑、結晶花釉、剪花貼花及黑釉彩繪。吉州窯彩繪瓷屬釉下彩繪,與磁州窯是同一系列,所不同的是在造瓷技術上並沒有採用化妝土,而是把彩料直接繪在素瓷胎上,後罩釉,用高溫一次燒成,且所用彩料除主流產品用鐵金屬外亦有少量產品是用鈷金屬(江西盧陵產土鈷礦)

    彩繪裝飾方面也形成自己的風格,其突出表現是黑釉白彩的運用,和深褐色花紋的興起。除白地黑花白地褐花,還有一種用三氧化二鐵的彩料繪出白地釉下赭彩,顏色比磁州窯較紅艷。

又創一種黑地白花,就是在深褐色的釉地用白彩繪花,也就是後來景德鎮青花瓷藍地白花的濫觴。

    裝飾圖案題材與磁州窯同樣取自民間生活,花卉、鳥獸、嬰戲、人物故事及詩詞、吉祥文字等。花卉喜用折枝梅紋、卷枝紋、荷蓮紋、蘭竹;鳥獸喜用雙鳳紋,此外還有龍紋、鹿、蝶、鴛鴦、魚、蘆雁、喜鵲等;幾何紋以回字紋最具特色,花紋樸素豪健。    又常在碗或盤內底中央或外底書寫‘吉’‘記’‘慧覺’等印記為吉州窯的特色。吉州窯紋飾的構圖方式靈活多變,特別以開光式組織紋飾,有圓形、方形、長方形、銀錠形、棱花形等,有效利用空間使紋飾分層,主次分明。有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題材構成圖案,但覺畫面飽滿,繁而不亂。亦有用單獨紋樣,雖無其他紋樣輔助,亦是疏朗清新,紋飾突出,繪畫筆法流利。

江西吉州窯19554月窯址採集一組釉下褐彩殘片,花紋包括魚藻紋、花蝶紋、蓮池紋、朵梅紋、捲枝紋、蓮瓣紋  有黑地白花加白底黑花魚藻盤。褐底白花三足爐,海濤紋爐,卷枝紋瓶。

    南宋吉州窯的彩繪裝飾形式多樣,題材豐富,手法純熟,是直接影響到元代景德鎮青花瓷的裝飾手法。

    最值得注意的是南宋吉州窯在少量產品中使用鈷為呈色劑,而且達到很不錯的成績,從胎釉及鈷料的繪畫與發色穩定度看比唐代的原始青花瓷進步多了,燒製出成熟的民窯青花瓷。最好的例證是子石硯齋所藏南宋吉州窯青花雙鳳紋盤

 

    到了宋末我國釉下彩繪已達成熟期,雖然以釉下褐彩為主,器形多樣,日用品如碗、盤、枕、盒等,大型器如梅瓶、爐、罐、大盤。在釉色已從六朝唐代的青釉演變為白釉釉下彩,在繪畫技術有大進步且更接近中國畫的筆意,題材增多且圖案組織多變,採用開光筆法,分層次,令畫面分明。畫面鋪陳繁而不亂的特色為元代青花瓷的燒造打下紮實的基礎。




元初景德鎮釉下褐彩瓷

元初Yuan Dynasty(1271-1328)

 

景德鎮窯 釉下褐彩

Jiangxi Province

Jingdezhen underglaze brown

A景德鎮釉下褐彩瓷

近年來從國內外考古工作的新數據,證實景德鎮在元代除了燒造青花和釉裡紅的兩種釉下彩瓷外,還曾生產一種以鐵為呈色劑的的釉下褐彩,而且生產時間比青花和釉裡紅要早一些,大概在元代初期。

    最早被發現於1975年韓國新安海底打撈元代沉船(1331),其中一萬餘件以青瓷和青白為主的瓷器中有數件釉下褐彩,繪畫玉兔桂樹紋,犀牛望月紋,折枝花樹紋殘碗,而同船無青花瓷發現。之後在南京基建工地先後出土過月影梅圖案,折枝梅圖案的把杯等釉下褐彩殘片。

1975年湖北省黃梅縣西池窯場發現元墓出土青白釉褐彩牡丹紋塔式蓋瓶二件,高42.2cm口徑9.3cm底徑10.3cm,墓中同時出土墓志 “維大元延祐六年己未歲十一月辛己”其絕對紀年是1319年,即元延祐六年。這二件瓷瓶肯定燒造於延祐六年之前,而應是景德鎮燒造,其中一件現收藏於湖北省黃梅博物館,另一件藏於江西九江博物館。

    一直以來該對瓶都被專家們誤認為是國內外有紀年可考的早期青花瓷,並名為 “延祐型”青花。直到20093月上海博物館科學實驗室採用“能量失散X螢光分析”的方法對湖北省黃梅博物館藏的一件瓶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為:「塔式蓋罐的牡丹花紋褐彩中Fe2O3含量相比白釉中的Fe2O3高出近2%,因此褐彩應該是用鐵作呈色元素,褐彩中不含鈷元素。」

證實它們都是高溫釉下褐彩瓷,延祐型青花自此消失,說明在延祐年間,景德鎮已經孕育著類似元至正型青花瓷的彩繪風格。元初景德鎮釉下彩繪瓷仍以鐵元素為彩料,燒造期比青花瓷要早。

 

B元景德鎮釉下褐彩是元官窯至正型青花瓷的先驅

 

    1970年北京舊鼓樓大街一處元代居住遺址的窖藏中發現16件元瓷,其中10件是元官窯青花瓷,包括青花鳳頭扁壺,其他六件是青白釉器,當中有兩件碗的底部用墨筆書寫八思巴文(蒙古字體)的姓氏。八思巴文是忽必烈命國師八思巴仿照藏文字體制定的一種蒙古拼音字,在泰定二年(1325)才刻成蒙古字(百家姓)予以推廣。此成為確定這批瓷器年代的可靠依據。亦是元官窯青花瓷最早出現的唯一確實年代。

(The earliest date for which evidence suggests official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s 1328. The Zhihe 致和 period of Taidings 泰定reign, so nothing indicative of an earlier date has been found.)  Yuan Dynasty Official Wares from Jingdezhen” 劉新園

 

    湖北黃梅縣1319年墓釉下褐彩牡丹蓋罐的出土,證明當時景德鎮已燒造至正型紋飾圖案的釉下褐彩,時間比至正型青花瓷早了十幾年,可以成為宋民窯青花到元官窯青花瓷的過渡期產物。

 

C 子石硯齋藏兩件元至正型紋飾釉裡褐瓷與至正青花瓷的比較

 

    除上述幾件出土或沉船打撈所發現的釉下褐彩瓷及殘片外,子石硯齋收藏二件非常罕見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瓷。

 

1. 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纏枝牡丹大罐子石硯齋關仁大師收藏






  27cm 口徑18.4cm  腹徑31cm  足徑16.2cm,廣口直頸,圓肩,鼓腹,下部斜收,淺圈足,濃重火石紅,有沾沙,旋削紋及中央有小尖凸起。用分段黏接法製成胎白質堅,施透明釉,罐身繪五層圖案,由底到頂為:仰蓮瓣紋、卷草紋,腹部為纏枝牡丹五朵,正側俯仰姿態各異,肩部為纏枝蓮六朵,葫蘆形葉片纏繞,頸部是連錢紋。繪畫手法與成熟元至正型青花瓷相同。










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纏枝牡丹大罐(子石硯齋關仁大師收藏)的製瓷工藝與元至正青花瓷相同。

 

2. 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纏枝牡丹飛鳳麒麟大梅瓶(子石硯齋關仁大師收藏)






37.5cm 口徑5.9cm  腹徑23.2cm  足徑14cm ,小口,寬唇平折,短頸,豐肩,肩下漸收,近底足部稍外撇,矮圈足,器底無釉,沙底素胎,些微火石紅,旋紋不明顯但中央有小突尖。 器型豐滿古樸是元代梅瓶的典型式樣。器身圖案共六層,底層為仰蓮瓣紋、卷草紋,腹部為纏枝牡丹,正側俯仰,各有姿態,斜方格紋,肩部是飛鳳及麒麟各二,飛翔於纏枝蓮花中,二鳳作仰飛和俯衝勢,二麒麟一向前一回首,姿勢生動傳神。最上層為卷草紋。






元景德鎮釉下褐彩纏枝牡丹飛鳳麒麟大梅瓶(子石硯齋關仁大師收藏)的製瓷工藝與元至正青花瓷相同。  



      這二件元初景德鎮釉下褐彩瓷無論在器形、胎釉、圖案及燒造技術都可以在元至正青花瓷找到共通並行的等式,可以說是元至正型釉下褐彩,既然數據指出元初製造釉下褐彩,而並未燒造青花瓷,那麼至正型圖案,技術和工藝的出現是早於至正型青花瓷的產生。

 

子石硯齋藏釉下褐彩纏枝牡丹罐與上海博物館藏至正型青花纏枝牡丹罐的比較:

 

    罐是元至正青花常見的式樣,兩件罐型相同,高度差不多,同是廣口直頸,圓肩鼓腹。

    胎是用景德鎮「二元配方」土,用分段黏接法製成,胎白堅緻。

    釉施透明微青的白釉,值得注意是在這件元初釉下褐彩罐可看到所用透明釉是微閃黃色,而成熟的至正型青花瓷的釉色是白而微閃青色,因早期景德鎮的透明釉還是受宋晚期青白瓷的釉色所影響,到了元中期後釉質越來越改進。

    圖案與繪畫手法在兩件罐是十分相同的,這件釉下褐彩纏枝牡丹罐,可見到窯工已從宋人的基礎上發展到寫實中更帶有韻律的優美線條的繪畫方法。層次明顯而更有規律,各分五層,由底到頂為仰蓮瓣、卷草紋,腹部為纏枝牡丹,肩部為纏枝蓮,唯獨頂層的頸部不同,釉裡褐罐是連錢紋,而青花罐是海濤紋,兩罐的手法如出一轍,可見元初到元中期已發展出至正型圖案,當元中期朝廷引進波斯蘇麻尼青鈷料時,窯工把鈷料代替鐵金屬的呈色劑,快速而順利的燒成元至正型青花瓷,難怪專家們是一直察覺不到怎樣從簡單的宋民窯青花瓷會一瞬間演變成複雜而瑰麗的元至正型青花瓷。

 

子石硯齋藏元釉下褐彩飛鳳麒麟纏枝牡丹梅瓶與伊朗國家博物館藏青花麒麟纏枝牡丹梅瓶及元青花飛鳳纏枝牡丹紋梅瓶的比較:

 

    梅瓶亦是元至正青花瓷的式樣之一,兩件梅瓶器形相同,小口、短頸、豐肩、圈足微撇。胎是用「二元配方」及分段黏接法製成。同施透明釉,但元初釉下褐彩梅瓶的釉色明顯較閃黃色且沒有元成熟青花瓷的釉質那麼厚潤,這是元中後期一直對釉質的改進。圖案與繪畫手法在兩件梅瓶有共同,從底部到頂部各分六層,在釉下褐彩梅瓶是仰蓮瓣、卷草紋、腹部是纏枝牡丹紋,用斜方格紋與肩部相隔,而肩部是飛鳳及麒麟各二,飛翔於纏枝蓮花中。最上層是卷草紋。在青花麒麟梅瓶亦是分六層,大底繪法相同,只有肩部分隔用卷草紋而不是斜方格紋,而肩部可以看到一隻麒麟穿插於纏枝蓮花中。在青花飛鳳紋梅瓶,大致紋式相同,但肩飾就繪有青花鳳紋與褐彩鳳紋相似圖案。青花的藍白色彩比起釉下褐彩是特別醒目與協調,這亦是自從元朝廷引進波斯蘇麻尼青鈷料後青花瓷代替了釉下褐彩成為主流的原因之一。而伊斯蘭教尚藍白色彩,元至正型青花瓷為當時波斯貴族富商的新寵,爭相向元政府訂購,使之成為外銷瓷,而在國內反而未大量流行。




元中期—景德鎮至正型青花瓷的誕生

元中期

Yuan Dynasty

(1328-1340)

景德鎮窯至正型青花瓷創燒期

Jiangxi Province Jingdezhen Yuan Dynasty Official blue and white

 

    到元中期元朝廷從其汗國之一伊兒汗國即波斯引進蘇麻尼青,一種含高鐵低錳的鈷礦,供應浮梁瓷局工匠們作為釉下彩的原料,這種有別於含低鐵高錳國產鈷料的進口鈷礦,在工匠們的巧手下,竟燒出前所未有的青花效果,一種醉人心扉的藍寶石色彩,散發在在潔白的瓷胎上,潤澤的釉層下,含高鐵而形成的黑斑結晶,釉與鈷料的結合產生微暈效果,而使圖案有點矇矓,有如中國水墨畫,一時風靡國內外,成為朝廷及其汗國貴族的新寵。自此景德鎮的瓷工就放棄了釉下褐彩而專心發展青花釉下彩,無論在器形、圖案、釉色都一一再改進。

    元官窯青花瓷的成功奠定了青花瓷在中國的重要地位。其實此一成績並非偶然,景德鎮工匠在「蘇麻尼青」未進口以前已把最有利於燒造官窯青花瓷的技術研發出來。

 

a.二元配方

據樣本測試,胎中高嶺土均佔25%,瓷石約佔75%,胎中氧化鋁含量從宋代的18.65%增加到20.24%,所生產的瓷胎比以前特別潔白,就像一張無瑕的宣紙,描畫圖案後燒出的青花瓷顯出藍白相襯的美感,胎質細緻結實又耐高溫適應燒青花瓷所需約1270~1300的還原焰溫度。胎體不易變形,使得元官窯青花瓷能享有大型器的特徵。還有一點被專家們忽略的是二元配方中的高嶺土所含高Al2O3中的鋁元素在瓷胎中成一高鋁環境,含鈷金屬燒成後藍色更鮮豔更穩定。這種現象是以前無法體會的,而且不特別只影響蘇麻尼青鈷料連國產鈷料在二元配方的瓷胎上也呈現較亮麗、穩定,因元官窯青花有些產品是蘇料和國產料並用,可見其效果比在宋代國產鈷料用於單一瓷土的配方來得好。又見證於當時波斯本土亦有用蘇料在瓷胎畫花,但燒成效果是灰暗且流散不定,原因是波斯並沒有高嶺土,他們只用當地的瓷土,且燒成溫度又不夠高,遠不及中國的青花瓷。

 

b.釉質

    元青花瓷的釉從宋代青白瓷所用的石灰釉,改進為一種色白微青、光潤透亮的石灰鹼釉,從樣本分析這種透明釉含鈣量大為降低(只有8%~9%而宋代湖田窯青白瓷為14.87%),鉀鈉等鹼金屬含量明顯提高(從宋代的3.28%增至5.82%)這種透明釉附著力強,施釉較厚且均勻無淚痕,釉質與胎質接近,所以燒成後與胎體結合良好,渾然一體,不像宋代的釉與胎令人有皮(釉)包骨(胎)的感覺,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釉層中含大小氣泡,均勻分布,看起來釉質瑩潤亮麗,這些特質使瓷胎上所繪的青花圖案呈現更明亮的線條微暈的感覺,就像中國的水墨畫,增加了「蘇麻尼青」鈷料在元青花瓷所產生的美感。

 

c. 繪畫技術方面

    在已發展臻善的繪畫技術基礎上,當元朝廷引進波斯蘇料景德鎮工匠便以蘇料代替了釉下醬彩的鐵釉料,在潔白的瓷胎上繪畫出層次分明、疏密有緻,繁而不亂的華麗圖案,一舉而創燒元官窯青花瓷的驚世產物,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專家包括外國學者看不出元青花生產過渡期的原因。

    自此景德鎮浮梁瓷局的瓷工就放棄了白瓷釉下褐彩,而專心發展青花瓷,除白地藍花外,更有藍地白花(從吉州窯的黑地白花演變而來)亦有一器中同用白地藍及藍地白不同層次圖案,同時期又創燒以銅為著色料的釉裏紅,及純用鈷料的藍釉器綜合而產生青花釉裏紅,藍釉釉裏紅及藍釉青白釉器的多種官窯產品。


元至正青花龍紋罐 16.5(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龍紋罐 16.5(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靈芝雲龍紋碟  22(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靈芝雲龍紋碟  22(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靈芝雲龍紋碟  22(子石硯齋藏刻暗花靈芝雲紋


元至正青花雙鳳穿牡丹小碟 徑20cm  (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雙鳳穿牡丹小碟 徑20cm  (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鸛鳥荷塘小碟  徑17cm  (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鸛鳥荷塘小碟  徑17cm  (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八寶牡丹梅瓶  高25cm(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八寶牡丹梅瓶  25cm(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八寶牡丹梅瓶  25cm(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魚藻紋蓋罐  42cm(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魚藻紋蓋罐  42cm(子石硯齋藏)




元中晚期—元至正官窯青花瓷的成熟期

元中晚期

Yuan Dynasty

(1340-1368)

景德鎮窯 至正型青花瓷成熟期

Jiangxi Province Jingdezhen Yuan Dynasty Official blue and white

    元代中晚期是官窯青花瓷的成熟期,有別於宋代民窯青花,元官窯青花瓷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在將作院指導下(依照有命則貢,無命則止的量產方式,供應元朝廷貴族及其汗國的賞賚瓷

從原料到成品民間不得使用)得到充分發展,同時亦賦予獨特的民族宗教及藝術色彩。蒙古遊牧民族的豪邁粗獷,波斯伊斯蘭教的藝術與生活習性,加上漢族文化的氛圍,融溶而後大放異彩。無論在器形、圖案及釉色都受到多元的啟示而向前邁進。

    1929年美國霍普遜先生在大維德基金會收藏品中找到的一對帶至正十一年銘文的象耳雲龍青花瓶可算是成熟至正青花瓷的代表。

  

a.胎質方面

    胎質比前期青花瓷更細緻潔白,因淘練技術的進步,胎質中所含的雜質愈少。

 

b.釉質方面

    早期釉質閃黃,成熟期是透明只轉接處微青,釉質更厚且潤澤晶瑩,更能襯托出青花圖案的美,又多增一種卵白釉,卵白釉所含氣泡更細更密,看起來不透明如初剖殼雞卵般細潤,不過大部分元官窯青花瓷都是用透明釉,只有一小量用卵白釉。

    保留吉州窯施釉作風,就是不施滿釉,器底是無釉的。

 

C器形與繪畫技術方面

    器形從宋簡單的民窯日用瓷演變為專供元朝廷貴族的觀賞瓷及華麗宴會用的餐具瓷,所以是種類繁多,體型碩大。

    器形多樣,圖案式樣層出不窮,幾乎沒有兩件至正青花瓷的圖案式樣是相同的。而每種圖案的繪畫手法如出一轍,就像同一個畫師所繪,可能是一種分工制,每種不同圖案由一位專責畫師負責,表現筆法純熟一致,層次規整無瑕,可見當時製作用功之深。

 

至正型青花瓷器形大致可分三種風格:

 

1.傳統型:如梅瓶、玉壺春瓶、葫蘆瓶、香爐。

2.創新型:如獅蓋鏤空罐、荷葉蓋罐、菱花口折沿盤、鳳首流扁壺、四繫扁壺等。

3.異域型:適應蒙古游牧生活或波斯伊斯蘭教的生活和審美觀而製,如大碗、大盤、軍持、高足杯等,多為外銷瓷。

 

圖案紋飾:

    成熟期的至正型青花瓷在裝飾手法,與圖案紋飾都具備獨立自我風格的特徵,以青花釉下彩繪為主,亦混合使用刻劃、模印及堆貼、鏤空等傳統胎體裝飾,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華麗而隆重的瓷系列。

    繪畫手法有大筆寫意、細線勾勒、平塗及點染多種手法,鈷料萃煉成多層次色組。色與線的靈活運用,使瓷器上的圖案畫面極其接近中國水墨畫的風貌。為求畫面的充實,圖案採取分層,有些多至七八層,又利用開光式增加畫面的視窗,使得內容更豐富。

 

 

圖案層次寬窄排列非常有規律,使人一眼看去就認得是至正型青花瓷的典型。例如:仰蓮瓣多用於器底層脛足部;卷草紋、海濤紋、斜方格紋等多用於窄間隔層或器的頸部;龍、鳳、孔雀、魚藻、纏枝牡丹、纏枝蓮、人物故事等多用在器物腹部或中央主體的寬廣層。當然有些器物是通體畫面,無分層次的。

   各種紋樣的表現方式,在元代是有所改進,從晉唐時代的圖案式,到宋代的寫實式,演變成一種寫實卻又帶有韻律的型態,線條的協調把紋樣注入生命力,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力量。

紋樣種類可分為植物紋、動物紋、人物故事、輔紋及文字紋。

 

 

 

  




卵白釉雙獸耳雲肩鳳紋雙龍戲珠扁壺     高39㎝ (子石硯齋藏)

卵白釉雙獸耳雲肩鳳紋雙龍戲珠扁壺     高39㎝ (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衛叔卿神仙故事圖撇口人物大碗 口徑43㎝(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衛叔卿神仙故事圖撇口人物大碗 口徑43㎝(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衛叔卿神仙故事圖撇口人物大碗 口徑43㎝(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三英戰呂布菱口大盤 徑60㎝(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八棱牡丹龍鳳文開光梅瓶(大元國至正五年製)(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纏枝蓮牡丹雲龍鋪首高頸罐(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八棱鴛鴦柳塘、松竹梅四景獸耳罐  39.1(子石硯齋

元至正青花八棱鴛鴦柳塘、松竹梅四景獸耳罐  39.1(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青花魚藻紋盒形硯(外圈雙錢紋)徑22㎝(子石硯齋藏)

元景德鎮窯至正青花呂布貂蟬人物盤 徑43.5(子石硯齋藏)





Ming Dynasty(1368-1644)

景德鎮窯青花瓷  官民並行燒製

Jiangxi Province  Jingdezhen Ming Dynasty

Official and non official blue and white

 







明 宣德青花海水雲龍纏枝西番蓮紋大盤 
徑67㎝(子石硯齋藏)





明 宣德官窯寶相西番蓮八寶蓋罐(子石硯齋藏)


明 景德鎮窯成化青花松鶴同春爐式硯(子石硯齋藏)





Qing Dynasty(1644-1911)

景德鎮窯青花瓷官民並行燒製

Jiangxi Province Jingdezhen Qing Dynasty

Official and non official

blue and white

 

清康熙官窯青花錦地開光花卉八寶圓硯〈大清康熙年製〉款(子石硯齋藏)










清康熙官窯青花(子石硯齋藏)


清代景德鎮民窯青花(子石硯齋藏)





《元至正型青花瓷鑑析》序

 

記得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當以游於藝境界最高,探賾鉤深高雅之情,一寄於畫,而畫之最高境界是南齊謝赫所說「氣韻生動」,而氣韻之高,有賴於人品,人品之高又賴於學問,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志,博覽群書,廣納知識遊歷世界各地,以大自然為師,自醫科畢業後,工餘除繪畫外,我更走上收藏之路,藉增加創作靈感,並把畫室取名「子石硯齋」,主要收藏硯、文房清玩及瓷器,常瀏覽於博物館,Sotheby’s  Christie’s拍賣展覽及古董店,參觀名收藏家如羅貴祥、天民樓、敏求精舍等收藏展覽,鴻禧美術館,台北故宮博物院等閱覽。海外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及海外收藏家如 David PercivalMcelney、廿希堂等刊出之收藏目錄 

至今子石硯齋藏歷代古硯180餘方,宋元明清瓷器100餘件,雅石、硯屏、硯滴、水承、筆洗、印盒、印章石、古銅器等文房清玩亦達百餘數。

 

    中國畫及瓷器一直是被西方國家重視及推崇的兩項藝術。畫之五代荊、關、董、巨,尤似瓷之宋代汝、官、哥、定、鈞。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的山水畫,氣勢磅礡,骨蒼力坧,樹立中國畫之典範。汝、官、哥、定、鈞器形優雅端秀,釉色澤淨腴潤,樹中國瓷器之典型。到元代黃公望以「富春山居圖卷」一幅水墨畫一抹千里,筆筆疏俊,純以水墨筆法描繪山川遼闊,長林深谷,雲嶺澗泉,開創水墨畫先河,從此中國水墨畫獨領畫壇。影響明、清至今風格。反觀瓷器,經元代景德鎮的始創之官窯青花瓷,恰好產生相同效果。元代景德鎮官窯青花瓷從宋官窯瓷之單色釉突顯出來,在細緻潔白的瓷胎描畫出如藍寶石色調的青花釉下彩,成功地把中國水墨畫特色筆法用在瓷器裝飾上,產生前所未有的成就。風靡國內外,使青花瓷成為以後中國瓷器的主流。影響明清瓷與外銷瓷的發展。當時此種官窯青花瓷產品極少,歷史文獻失軼,所以一直被學者及收藏家忽略,直至1929年英國人霍普遜先生在大德維收藏品中發現了帶有「至正十一年」銘(1351年)的青花雲龍象耳瓶,發表了專文後,1952年美國波普博士以此象耳瓶為依據與伊朗(德黑蘭)阿迪畢爾寺及土耳其托普卡普博物館所收藏的眾多青花瓷器,做排比研究,劃分出了與之相類似的一組青花瓷,大概八十件(附黑白相片),定為十四世紀作品,元至正型青花瓷有別於其他明清時期的青花瓷,並出版一書詳述其過程與發現,因此激發陶瓷界對元青花瓷研究的熱潮。

19641966日本陶瓷研究家三上次男兩次到埃及福斯特遺址,隨出光中東文化調查團,研究蒐集中國瓷片,其後又走訪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印度、阿富汗、菲律賓等地研究,1969年出版《陶瓷路》一書,敘述中國古陶瓷在北非中東和南洋各國被發現及珍藏的狀況。1980年由藝術圖書公司翻譯為中文版。此書對沿途所見描述詳盡,讀後有如身歷其境。其中描述土耳其 Topkapu Sarai museum 及伊朗Ardebil Shrine 元至正型青花瓷,極為精采。

 

1972年,日本陶瓷學者三杉隆敏亦出版發表他在伊朗阿得畢及土耳其 Topkapu Sarai museum研究元明清青花瓷的報告,在1980年香港大學出版社由鮑玉剛爵士贊助,翻譯為英文本三巨冊,當時在中環集古齋售價HK8000,是收藏家必讀的葵花寶典。書中最大的貢獻是把元至正型青花瓷收藏量最大的兩所博物館藏品呈現在彩色及局部放大圖片,使讀者能清晰鑑證,與波普氏之黑白圖片做比較。

 

 

1974年英國學者Margaret Medley,出版Yuan Porcelain and Stoneware

1976出版The Chinese Potters The University Press Glasgow

發表對元至正型青花瓷的意見,提出波斯藝術與技術影響中國青花瓷的可能性

 

 

1985美國學者John Carswell出版 Blue and White Chinese Porcelain and its Impact On The Western Worl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根據芝加哥大學的《中國青花瓷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展覽會的展品,詳細描述世界各地,伊朗、土耳其、敘利亞、日本、法國、義大利、德國、荷蘭、英國墨西哥於十五至十八世紀仿造的青花瓷及中國青花瓷。

 

2000John Carswell再出版Chinese Porcelain around the WorldBrtish Museum Press,刊出290張精美圖片及詳盡的描述元代青花瓷及瓷片在世界各地所發現狀況,豐富了50年來中外學者的研究與發現,但仍沒有一件能確定元至正型青花瓷起源的紀年。研究工作仍須繼續。

 

    中國方面經60年代至今五十年間學者不斷考古及發掘出土證據。

    1979年於江西景德鎮湖田窯出土數件元至正型青花瓷瓷片,元青花藍底白花盤、殘片2件元青花盤殘片、元青花罐殘片、元青花瓶殘片,揭開了此類瓷器所製造窯址之謎,證實至正型青花瓷實為元代官窯瓷器,因元代官窯「樞府窯」亦在湖田燒製。

    1980年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館長劉新園及白焜在《文物》198011期發表 《景德鎮湖田窯考察紀要》。

    1981年中國國家文物局事業管理處與香港大學合辦並於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舉行中國古窯址瓷片展覽,其中展出景德鎮湖田窯出土元至正型青花瓷瓷片四件和南京出土的同類型青花鴛鴦蓮花紋碗一件。使陶瓷界及收藏界首次可以目睹在中國出土的至正型青花瓷。並立下元青花瓷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出版《中國窯址瓷片》一書。

    1986年清代陶瓷大全(藝術家出版社)一書在明清瓷器的鑑定節錄陶瓷界前輩孫瀛洲先生的《鑑定瓷器的要領》中提及元青花瓷的特徵,補充了普斯先生未提及的要點。

    1987年中國矽酸鹽學會出版《中國陶瓷史》陶瓷界名人馮先銘先生領導編輯在元代瓷器一編公開元至正型青花瓷的釉質及瓷胎之化學成分,元代景德鎮發明的「二元配方」與宋代瓷土單一配料不同。使研究進入科學層面。

 

1987年天民樓藏瓷展 香港大會堂 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四件元至正型青花瓷2大盤一梅瓶。

 

至正型青花瓷所用為古波斯所產的鈷料,成分與民窯青花所用的國產鈷料不同,一些外國學者認為元至正型青花瓷的藝術製造是受波斯影響。而中國學者認為是中國的創作。

 

1987年台灣故宮博物院出版《故宮文物月刊》52期,劉良佑先生發表元代陶瓷造型與裝飾,用中國學者的角度去介紹至正型青花瓷的紋飾。

 

1995年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中國文物精華大全》在陶瓷編介紹30餘件中國各地傳世及出土之至正型青花瓷的資料,圖文並茂,又豐富了研究者的文庫。

2002年中國科技學術大學出版《邛窯古陶瓷研究》由陶瓷研究家耿寶昌先生主編,藉研究四川卭窯,一個唐代最早使用鈷藍的窯址,希望能解答元青花瓷之謎。最出色之作是把世界古今各地所用之鈷藍料作科學比對。

 

200111月《收藏》發表在西安專訪,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浦生先生以元青花瓷器鑑定專家的角度談及鑑定元至正型青花瓷的方法,他認為截至目前,全世界能夠確認的至正型青花瓷器總數只有300件,其中200多件在土耳其、伊朗、日本、英國和太平洋沿岸國家,國內發現的元青花瓷數量有限,而精品不多。像南京博物院藏有20多萬件瓷器,竟然沒有一件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台北的故宮博物院陳列中也沒有,可見其珍稀程度。

在鑑定方面他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先生討論過,一致認為科學與眼學應並用。目前科學方法有原料光譜化驗,X螢光測試,CT掃描,前者要鑽孔取樣,後兩者為無損檢驗,但這些方法只可測試出年代,而有僞仿者用舊陶土做贗品,況且有些高級骨董是不可能鑽洞測試的,目測仍然是主流,鑑定者對科學、藝術、與考古都要有經驗。

目前中國鑑證是以三位專家一致同意為準,並不需要科學測試。

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晉唐宋元瓷器真贗對比鑑定》一書中上海博物館館長陳夑君先生在書序中提及「陶瓷藝術就是一個多學科知識的集合,他涉及書畫、美學、化學、物理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如果多多掌握這些學科的基本原理,對學習鑑賞陶瓷藝術自然有益。只有不斷的學習和長期地鑑賞實踐才能領略中國古代藝術的真諦」

   

2002年發現湖田窯的第一座元代龍窯,也是目前國內發現保存最完好的燒造元青花的龍窯,更在三層元代遺物中發掘出卵白釉筒瓦、白釉瓦當、釉裏紅鳳紋滴水,元青花瓷片、黑釉高足杯,有青白釉器、青花器、黑釉器等,這次出土大量具有共存關係的器類,指出湖田窯南岸,在元代同時燒製出這一系列產品。湖田窯劉家塢中產卵白釉「樞府」器,說明湖田窯有多處生產宮廷瓷器。南河南岸還同時生產伊斯坦布爾型和菲律賓型元青花。元青花有藍地白和白地藍之別,屬成熟型青花,並且有典型的伊斯蘭民族風格的瓷片出土,是目前確認燒製伊斯坦布爾型元青花唯一地點及窯爐(2002-2003年於據)。裝飾有五爪龍紋或鳳紋的那些釉裏紅滴水和白釉瓦當為元皇宮專用建材。而伊斯坦布爾型元青花也是元代官窯依照將作院提供的官樣器形、紋飾專為西亞伊斯蘭地區燒造的賞賜器或外銷瓷,屬官窯壟斷之物,況且此處設備齊全有特製的爐磚,護窯牆、護窯棚是他處所無,所以湖田窯最有可能是浮梁瓷局的一處官窯址(浮梁瓷局建於1278),又根據原地層中同時出土有款名的瓷質製瓷工具「至元卅□」(屬於前至元1293~1294年),此元代官窯的始燒造期不會晚於元中期即14世紀20年代(南朝鮮新安海域沉船年代1310~1330

在湖田窯南河南岸,元明時期窯業區,而且也是湖田原料、產品重要進出口集散地(2002-2003發掘)

 

2003年佳士得秋季拍賣會,在台北預展,其中包括展出一元至正青花雙龍戲珠獸耳罐,高39公分,估價200萬港元。

 

    余把握良機參觀,親自上手,此件元青花雲龍罐,器型、重量、胎體、釉質及鈷料都完全吻合元青花瓷的標準,畫工生動筆法有勁,設計多層次圖案,由底到頂共六層,底層仰蓮瓣,再一層金錢紋,腹部主體圖案為兩條活力十足的游龍在雲中戲珠,一條首向前擢,另一條則回首欲奪之,頸部三層花紋為纏枝牡丹,射干花紋及卷草紋。

    此器實是標準至正型元青花瓷,結果拍賣出價約港幣950餘萬。創下元青花罐拍賣的最高價。

同年九月16日紐約DOYLE拍賣行,以5831500美元拍出一元青花四繫海水雲龍紋扁壺,由倫敦收藏家Robert Hotung標得。

 

此類扁壺據說傳世只有八件,均在國外,兩岸故宮都無扁壺,器身呈扁長方形,上有筒型小口,圓肩有龍形或圓形雙繫,壺身兩面畫龍戲珠紋或鳳凰牡丹紋等。

 

2004年「故宮行政院刊物」湖田窯考古新收穫,徐長壽、余江安,確認了景德鎮湖田窯是元代浮梁瓷局所屬的官府瓷器作坊之一因再發現元至正型青花大盤殘片的發現,元釉裏紅飛鳳龍紋滴水及四爪龍紋瓦當的出土說明,元釉裏紅是同期生產的,其他還有青白釉、卵白釉、青花器、白釉器等。

 

2006年《中國陶瓷》第7   景德鎮元代青花考古補遺 占曉初

補充最近兩年發現元青花瓷的遺址

j十八橋遺址

出土:釉裏紅的蟠龍轉心高腳杯(高約9cm 口徑7-8cm 青白釉 塗釉裏紅 堆蟠龍一條),卵白釉高腳杯,最為罕見的是出土一對釉裏紅的玉壺春,高33cm,圈足,口部卷草紋、頸部蕉葉紋,腹部畫昌江風景,畫工生動可愛,可惜後不知去向。

k落馬橋遺址,品種之多非一般窯址所能見,有青花玉壺春殘器,青白釉大罐及折腰碗,畫面有牡丹,人物故事纏枝蓮,八寶,羅紋,進口鈷料,發色濃艷、泛鐵銹斑,底部沾砂。

l第一碾米廠遺址(大白園)

200311月離地面不到1處發現大量元至正型青花大盤殘片,品種之多,畫面之全,是建國以來罕見,不下萬餘塊,其中有牡丹紋印花大盤,藍地白花,雜寶海水紋,最稱奇的是一塊殘留盤心畫人物像八仙人物之一呂洞賓背寶劍有一仙鹿含靈芝,筆法飄逸。全部器用進口料。

筆者估計元後期最大的元青花產地應不是湖田窯,而是景德鎮市區大約在十八橋至大白園之間。

2007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土耳其、伊朗館藏元青花考察親歷記,許明(中國文物學會理事  中國收藏家協會陶瓷收藏委員會副主任)著 王煒麥攝

許明在2001年隨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正先生及10位專家到土耳其托普卡帕宮及2007年又到伊朗國家博物館考察及上手50餘件元至正青花瓷。

他突破了前輩專家們,能夠用高像素數碼相機攝得伊朗全部館藏28件元青花的釉面細部微觀圖供讀者參考。

另一建樹是從伊朗國家博物館專家證實伊朗唯一的產蘇麻尼青的古鈷礦場已經是廢棄多時不能再生產,而伊朗鈷礦是與鐵礦銅礦等礦共生的伴生礦,其物理化學結構從科學上是不可能複製的,其微觀圖片呈現相同性及規律性。景德鎮的高仿專門是無法仿製的。

2009年北京首都博物館,集國內外25家博物館及收藏機構聯合舉辦—青花的記憶  元青花瓷文化展,包含三大題材:〈漢韻華章  中原傳統審美觀的延續〉〈碩漢新風  游牧文化體現〉及〈異域蔥翠  青花瓷的異國風情〉藉以展現元青花瓷的特色,集合中華文化的傳統,蒙古人遊牧生活的習慣,及伊斯蘭文化藝術的影響

20109月在北京有機會親自拜訪首都博物館,參觀歷代瓷器展品,親睹一些在書上看過而從來未能一見的,

如;元青白釉觀音坐像,高69cm ,一件罕見的青白釉,法相莊嚴,衣褶立體,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元磁州窯,白地黑彩鳳紋扁壺,器形特出,釉質光潤。

元釉裏紅玉壺春瓶,應是早期之作,釉裏紅用塗抹式。

元青花玉壺春瓶約20公分高,塘禽紋。

元青花鳳紋扁壺,國內僅此一件,可惜出土時殘碎,是一件修復品。

最受注目的是一件標準元至正青花大罐,28公分,青花色調濃重鮮艷,有暈散現象,濃重處形成黑色結晶班,體現進口蘇麻尼青料的特徵,圖案分四層,足部仰蓮瓣,肩部纏枝西蕃蓮紋,頸部海浪紋,腹部繪昭君出塞故事圖,畫工細膩,勾勒點染,筆法靈活。胎體內部旋紋清晰可見,經解說員細心分析,又允許拍了幾張近攝照片,回去可與我的藏品做比照,此行可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鑑於一些外國學者對中國青花瓷的起源有疑問,認為不是中國人的發明,這三十多年來致力收集出土及文庫資料,又收藏元、明、清代青花瓷,是希望可以證明青花瓷是純粹中國人的發明。至今已收集到一件完整的南宋吉州窯雙鳳紋青花瓷盤,可以作為中國青花瓷起源於南宋的實證(會在書中詳述)

 

到世界各地遊歷,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韓國等地,至今收藏歷代瓷器近200件,包括元、明、清代青花瓷約110件,其中元至正型青花瓷約50件,有青花三英戰呂布人物故事菱口大盤,徑約60公分,青花魚藻紋罐,38公分高,青花雙龍戲珠卵白釉扁壺,青花人物故事大碗口徑40公分

 

 

研究古陶瓷而領略中國文化之神韻,為古人所重、今人所尚,余亦不甘人後,數十年不斷網羅參考各家說法,力求親歷實證,現把從未公諸於世的三十件至正型青花瓷及相關瓷器的資料,輯成一書,希望提供陶瓷界參考,更提高收藏界的興趣,至於淺陋之處,還希博學者有以匡正之。

 

 

關仁

子石硯齋

北京20109









元至正型青花瓷的器型和裝飾手法

 

元官窯至正型青花瓷無論在器型、胎釉、造瓷技術、裝飾手法、紋飾圖案都具備獨立自我風格的特徵,它的突然出現令很多中外專家們都投以懷疑的眼光,不過要了解的是,元代是一個多元民族的時代,而能夠影響瓷器生產的包括:統治階層的蒙古人,從伊兒汗國來中國參與陶事的波斯人,及最重要的景德鎮浮梁瓷局的漢人陶工,這個組合恰好形成一種既有繼承也有創新的不同風格,表現在器形上,元代梅瓶和玉壺春瓶可以明顯看出是繼承宋代式樣,罐、盤、碗也是在前代的形制上加以變化。四繫小口扁壺、高足杯是創新品種,但亦有前代的啟發。不過無論是繼成或創新都具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形大、體重、胎厚。

 

A 器型

a.梅瓶

    梅瓶在元至正型青花瓷中是一種常見的器型。瓶作小口,短頸豐肩,身修長肩部以下收斂成小平底,為盛酒器。一說以口小只能插梅而得名;一說因口徑小僅可梅之瘦骨相稱而名;因體修長亦稱「經瓶」。除圓形外還有八稜梅瓶、半截式梅瓶。

1.子石硯齋藏纏枝牡丹八寶梅瓶





其實梅瓶是創燒於宋代,是北宋中晚期正式出現的器型,在宋代多個窯場都有生產。例如:

1.耀州窯在陝西省銅川市(宋時屬耀州故名)創燒於唐,北宋末期為興盛期,質地精良外型美觀,為北宋皇室選為貢瓷。

2.宋龍泉窯 浙江南部早在南朝已開始燒窯,經唐代,到北宋中晚期,南宋是其巔峰期。

3.北宋磁州窯,以河北磁縣觀台鎮一帶為中心,廣闊區域的民間窯場,始燒於北宋,直至元代。宋白地黑花梅瓶 高30.2cm口徑3cm 底徑6.8 ,小口翻唇如蘑菇形(亦有小口瓶折沿的)束頸溜肩,器身修長。採用含鐵較多的胎土製成,除器底外加一層極厚的化妝土,以鐵元素為顏料,通體繪三層疏密得當的紋飾,黑白分明,器形裝飾都影響元代青花瓷的繪製。

梅瓶是磁州窯北宋時的流行式樣,除正常形狀的梅瓶,還有一種普遍於磁州窯但不見於其他窯場的,Margaret Medley女士(The Chinese Potter, A Practical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 p127)命名為半截式梅瓶truncated meiping。其狀為小口,圓唇、短頸、豐肩、鼓腹、平底,正如正規梅瓶的上半截,因而得名,但又有被稱小口瓶。元代的三顧草廬人物青花半截式梅瓶形狀應源於此種梅瓶。

例:宋磁州窯黑地醬花半截式梅瓶   子石硯齋藏








4.南宋吉州窯在江西省吉安永和鎮,自隋至宋吉安稱吉州故名,始燒於唐末五代,南宋為全盛期。南宋白地黑花梅瓶高16.8,口徑5 小口卷唇長頸豐肩弧腹下收至底足。器腹有花瓣形開光,內繪梅竹紋,器型渾厚,有影響到元代的梅瓶造型,繪畫層次及開光式圖案亦成為元至正型青花瓷的藍本。

5.宋景德鎮窯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昌江南岸,燒造陶瓷可上溯至漢代,宋盛燒青白瓷,名聞遐邇。宋景德鎮影青印花八棱式梅瓶,宋代有蓋梅瓶不多見。此瓶為小口,外卷、豐肩、鼓腹下收、淺圈足,瓶呈八棱式,肩及近足處刻仰蓮瓣,腹印八組纏枝蓮紋,造型優美。元代至正型青花瓷中亦見有蓋梅瓶,及八棱式梅瓶,而且刻及印花手法亦有被利用於瓷器的裝飾上。

 

b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由詩句 “玉壺先春”得名。創燒於宋代,元明清均有燒製,是中國瓷器造型的典型。元代南北瓷窯都有燒造,是至正型青花瓷的常態式樣,前期器型承宋制,晚期頸部粗短,下腹部肥大,多為圓腹形,個別也有八棱形。




c扁壺

 

盛酒或裝水器,新石器時代已出現陶製品,青瓷扁壺則首創於西晉,其腹部扁圓而得名。

西晉時有青釉刻花雙條扁壺,唐宋時流行雙魚形穿帶壺,遼時流行扁圓等壺式,有遊牧民族特色的穿帶扁壺又名背水壺。

元代至正型青花的扁壺,應是承襲前朝的模式再加以改進為新式樣。

圖例:1.元代至正型青花龍鳳紋四繫扁壺(子石硯齋)

小圓口,短頸,平唇,豐肩,長方扁腹,肩上堆塑四個螭耳,器高39cm,沙底無釉。造型華麗,全世界僅九件。中國境內未曾發現。



 

    罐是日用品中盛水或儲盛各種食物的器皿,在新石器時代也出現陶製品,六朝時期青瓷罐器體不斷加高,上腹收小,下腹和底相應擴大,重心向下,更合實用。東晉德清窯生產平頂圓筒形蓋罐。南朝廣東、浙江等地生產一種蓋罐,短直口,圓肩,上腹鼓出,下腹漸內收,平底,蓋面微鼓,蓋緣下折成母口,蓋與器密合,在氣候較潮濕的南方,更適合儲藏乾燥食品,是一項很好的改進。唐代流行佛教,陶瓷亦燒造印度風的宗教器物,因而出現一種塔式罐,具佛教特色,用作陪葬物。另有四繫罐也流行。到宋代款式更多樣化,罐在宋瓷中是多見的生活用器。多廣口、斂口、直口、敞口,短頸,腹部豐滿,整體圓潤渾厚,有荷葉蓋、花型蓋。

1.北宋耀州窯

青釉瓜棱式罐

青釉雙繫蓋罐

罐高13.3cm,口徑11.9cm,底徑10cm,腹徑17.1 cm弧肩,肩上有雙繫,直腹下收,腹部刻卷草紋。

 

2.宋龍泉窯  青釉蓋罐 

14.4cm 口徑6.8cm,蓋平頂,邊緣斜展,上有菱花型鈕,直口平唇短頸,肩處飾有小繫四個,腹部刻四重仰蓮瓣。

 

3.宋定窯

a.白釉蓋罐 

通高18.8,直口,圓唇,短頸,豐肩,腹上鼓下收,平底,配有覆盤狀蓋,上有寶珠鈕,通體白釉,造型有曲線美。

b.白釉蓮葉蓋罐

有盞形蓋,蓋面飾有二重蓮瓣紋,上有瓜蒂式鈕 。                                                                                                                                                                                                                                                                                                                                                                                                                                          

 

4.宋吉州窯

白地黑釉筒形蓋罐

白地黑花小罐 高7.1cm口徑6.4cm 足徑7.1cm直筒形,平頂式蓋,蓋頂有褐彩折枝花卉,罐身為卷枝紋。

 

5.宋景德鎮窯

1 影青瓜棱式罐  7cm口徑6cm 底徑4.3cm ,平口直頸圓腹圓餅足,罐腹呈瓜棱式,到元代發展成八棱罐。

2 圓腹罐  6.5cm口徑5.1cm 底徑4cm,直口圓腹圓餅足,通體施有白釉,器型渾圓,特別是罐口部腹部及底部的一收一放使造形顯得格外優美,而這個形態正是元至正青花直口罐的小型藍本。

 

元至正青花瓷的罐型吸收宋代各窯場的多樣化款式而產生一系列精美多元型款,高度從16cm55cm都有,形式大抵為兩大類,一類是直口,圓腹,腹下斜收矮圈足,底無釉,口徑可以大於或與足徑同,可以有蓋或無蓋,蓋有荷葉蓋、寶珠鈕或獸鈕蓋,但大部分蓋已失落。另一類是口徑小於足徑,短頸或高頸,罐肩部兩旁貼有獸形鋪首,亦是分有蓋與無蓋兩種。另一種比較罕有的是八稜罐,可能受景德鎮影青瓜棱罐的啟發。

 

1元至正型青花魚藻紋蓋罐(子石硯齋藏)

直口廣腹高連蓋42cm通體繪魚群游於水藻中,生動活潑式元代魚藻紋的典型,蓋為覆盤式,繪菊花紋,頂有寶珠鈕,是一件罕有的完整連蓋元青花罐。



2:元至正型青花龍紋小罐(子石硯齋藏)

罐高16.5cm 口徑10.8cm 腹徑18.5cm 足徑10.6cm

罐身繪雲龍一條,姿態生動傳神,頸部是斜方格紋,器型這麼小的元至正青花瓷很少。在景德鎮陶瓷博物館有另一只相同的不過是修復器





3:元至正型青花纏枝蓮牡丹雲龍鋪首高頸罐一對(子石硯齋藏)

罐高53c

洗口,口徑小於足徑,無蓋,高頸中一道弦紋。全器分六層圖案,底部為仰蓮瓣紋,腹部為纏枝牡丹紋,肩部為雲龍,一向前,一回首,頸部下層為八寶圖案,中一道弦紋上層是海濤紋,罐口一層式斜方格紋,肩部兩旁貼塑獅耳一對。全器莊嚴華麗是典型的元至正型青花器。宋代少有這麼大型的罐,而獸耳可能是從簡單的雙繫罐發展而來。


4:元至正型青花松竹梅鋪首八棱罐 (子石硯齋藏)

罐高39.6cm

洗口,頸與肩部間一道弦紋,肩部貼塑獸耳一對,器呈八棱形,器身圖案分五層,最底層為仰蓮瓣,腹部開光,八面,分別為松竹梅及荷塘鴛鴦紋,肩部八組折枝花紋,頸部一層折枝花,罐口一層連錢紋,八棱罐在元至正型青花很少見,另一件相同器在遼寧省博物館。宋景德鎮青白釉多瓜棱式小罐有5瓣、6瓣、11瓣等,八棱式罐可能是由此產生的。






 

西晉時越窯開始,器型更加端莊,瓷胎比前朝稍厚,為避免由此產生的厚重感,把盤碗器物的口沿作薄,外緣部位作成規整的直角線條或作成纖細的棱線,給人以輕巧的感覺。造型與器物的實用美觀及裝燒成形有直接關係。

    宋代盤已是民間日用的大宗產品,多見於北方瓷窯。磁州窯系及定窯,北宋中期折沿盤開始流行,盤體大容量多,直口,折沿,寬版沿,淺腹,平底,寬厚的版沿便於拿放,與盤形的平底也很協調。龍泉窯在北宋早期盤多作蓮花形式,口沿多處凹進,圈足向外微撇,北宋中後期多為尖圓唇,淺腹,胎壁由上往下迅速增厚,圈足高,到南宋圈足變寬矮,南宋中晚期是龍泉窯的成熟期,盤的式樣豐富,有圓形盤,蓮葉盤,六角盤,八角盤,菊瓣盤、菱花邊盤等,這些都影響到元青花盤的式樣。

 

宋代景德鎮窯盤的式樣豐富,其基本造型為敞口,淺腹,平底,臥足或圈足,另有直壁盤和折腹盤,口沿有花口唇口菱口菊瓣口及折沿口,另有器型較輕薄的花口碟。 花口碟其口或為6曲或12曲,芒口無釉,斜邊折腹平底,造型小巧,新穎別緻,在元至正型青花瓷中有見仿效此製作。

 

    元景德鎮至正型青花瓷中盤的傳世品較其他器物為多,大多為折沿盤,分菱花式與圓口兩類,矮圈足,砂底無釉,此類瓷盤並不是民間的日用品,所以在元代並沒有在民間流行。根據至今所得資料其製造是在景德鎮湖田窯南岸的元官窯窯場,主要供應元皇室貴族或為外銷及賞賫瓷給其汗國伊兒汗國(波斯)的貴族富商。

    盤的造型莊重典雅,大部分為大器徑40-60cm,盤身瓷胎比宋器厚,為避免因此而產生的厚重感,元陶工亦仿效西晉越窯把器口沿做薄些,並外沿部分作成規整的直角線或加上纖細的稜線,讓人有輕巧的感覺,成為元至正型官窯青花瓷的特徵。大型的盤容量大是適應蒙古及波斯人所信奉伊斯蘭教的飲食習慣,吃手抓飯時圍在地上一起享用。

    折沿盤雖從宋代開始流行,因其寬厚沿邊便於拿放,最適用於體型大容量大的盤子,這也是元至正型青花大盤多數是折沿的因素。且與盤形的平底也很美觀協調,加上宋龍泉瓷及青白瓷所多用的花口式樣,元大盤顯得更加精緻典雅。

    盤子矮圈足是南宋以後的趨勢,元至正型青花盤都用矮圈足,底是無釉砂底。造型與器物的實用美觀與裝燒成型工藝有直接的關係,因宋代的覆燒及疊燒法到元初已被淘汰,元至正青花瓷是用單件匣缽裝燒法,怕黏釉,在器底以堆砂為墊餅,所以元至正型官窯青花瓷盤的器身是裝飾繪畫美輪美奐,但盤底一定是無釉,時有沾砂,但這樣絲毫沒有影響到使用者,因伊斯蘭教及遊牧民族是席地而坐,用餐時放在地上的器皿是看不到底部的。  

    小型的盤傳世品較少,口徑少於20cm都有,款式有歛口,折沿口,花瓣式口等。

 

 

1:至正型青花雲鳳麒麟菱口大盤(子石硯齋藏) 60cm


2:至正型青花麒麟花團圓邊大盤(子石硯齋藏) 40.5cm









 

碗為民生用品,在六朝時期越窯已有量產,早期碗與鉢一樣,器口大而底小,造型矮胖,後來碗壁逐漸增高,底部放大,到南朝幾乎與現代碗型相同,器壁漸薄,適應使用方便。到唐代碗一般多深腹、直口、平底。

    宋代碗式較多樣,有直口碗、敞口碗、蓋碗,亦有花口碗,口沿為五、六、八瓣的葵花式及有如斗笠的笠式碗。直口深腹,斂口深腹,敞口斜璧,敞口弧腹,敞口敦子,花瓣口碗等

元景德鎮至正型青花瓷中碗的傳世品數量不多,造型也是承繼前朝而少創新,唯獨器體變大,口徑可達40cm,如前述此是適應伊斯蘭教及遊牧民族生活所需。有敞口和斂口兩種,口沿有圓口和花口式,深腹,小圈足,足內無釉。 



B 裝飾手法

 

   瓷器裝飾方法有三種:釉裝飾,彩繪裝飾及胎體裝飾。

   元至正型青花瓷大部分施透明釉,極少數是施卵白釉,以青花釉下彩繪為主,還結合使用刻劃,模印及堆塑等傳統胎體裝飾,把元以前各時期的裝飾手法融為一體產生一種流暢瑰麗,獨樹一格的元代風貌,充分表現出其風格的產生絕非偶然,而是由中國瓷器長期發展而來的。

 

1.    釉裝飾

    元至正型青花瓷的釉是由宋代青白釉演變改良而成,其中鈣含量大為降低(只有8%~9%,而宋代湖田窯青白釉為15%),鉀、鈉等鹼金屬含量則明顯提高(由宋代的3%增至6%),釉變為石灰鹼釉。使其更潤澤,更耐高溫,黏著力更好,所以胎釉結合更完美。

 

2.    彩繪裝飾

    元至正型青花瓷是以鈷金屬為呈色劑的青花彩繪,改變了元以前宋磁州窯、吉州窯、唐長沙窯的釉下鐵彩繪。

    基本上用兩種手法:白地青花,藍地白花,有時兩種混合用於一器。

a.白地青花是最常用方法,白素胎上繪畫圖案然後罩以透明釉。

b.藍地白花,應是承傳吉州窯的褐地白花和黑地白花器。以藍色為地,留白為花,以暗襯明,先以細筆勾畫圖案,後在圖案輪廓以外用青料塗染。這種藍地白花器數量較少。

 

例:藍地白花八寶纏枝蓮紋大盤 徑59cm(子石硯齋藏)



3.胎體裝飾

a.刻劃

    在新石器時代以有用此法裝飾陶器,刻與劃是兩種工藝,用有刃口的工具在坯胎上削出一面坡”的線條稱刻;用錐狀工具在坯胎上劃出細線條稱劃。如果用梳子狀的工具劃出成組平行的線條就稱為箆劃,刻劃裝飾見於越窯青瓷、耀州窯及龍泉窯青瓷,至宋影青瓷也很流行使用。

    在元至正型青花瓷刻與劃的裝飾都可以見得到,而且是混合於青花彩繪中,非常特色別緻。

例 暗刻雲紋繪龍小碟 (子石硯齋藏)

口徑  21.5cm   底徑8.2  盤心繪龍紋、雲紋,另有幾朵靈芝雲是用刻線後罩以透明釉,生動別緻。






b.堆塑貼塑

    在六朝、唐代青瓷常用的堆塑貼塑亦被利用於元至正型青花瓷。在瓶罐類琢器肩部貼塑獸型鋪首,器蓋上的獸型鈕都是用此法完成,在獸型貼塑上塗以青料,增加其立體感。

 

.至正型青花龍紋四繫扁壺(子石硯齋藏)

39cm(同類型日本出光美術館38.9cm),小口短頸豐肩長方扁腹,內臥長方形淺圈足,肩上堆塑四個螭耳。

 

 

c.模印

模印裝飾常見於北宋定窯器,在至正型青花瓷有以模印和繪青花混合為裝飾。

 

例:至正型青花飛鳳麒麟纏枝蓮梅瓶(子石硯齋藏)

30.5 cm  麒麟和飛鳳是用模印法,纏枝蓮是以青花繪畫,圖案畫面更立體生動。






C 裝飾圖案

圖案紋飾:

    成熟期的至正型青花瓷在裝飾手法,與圖案紋飾都具備獨立自我風格的特徵,以青花釉下彩繪為主,亦混合使用刻劃、模印及堆貼、鏤空等傳統胎體裝飾,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華麗而隆重的瓷系列。

    繪畫手法有大筆寫意、細線勾勒、平塗及點染多種手法,鈷料萃煉成多層次色組。色與線的靈活運用,使瓷器上的圖案畫面極其接近中國水墨畫的風貌。為求畫面的充實,圖案採取分層,有些多至七八層,又利用開光式增加畫面的視窗,使得內容更豐富。

 

 

圖案層次寬窄排列非常有規律,使人一眼看去就認得是至正型青花瓷的典型。例如:仰蓮瓣多用於器底層脛足部;卷草紋、海濤紋、斜方格紋等多用於窄間隔層或器的頸部;龍、鳳、孔雀、魚藻、纏枝牡丹、纏枝蓮、人物故事等多用在器物腹部或中央主體的寬廣層。當然有些器物是通體畫面,無分層次的。

   各種紋樣的表現方式,在元代是有所改進,從晉唐時代的圖案式,到宋代的寫實式,演變成一種寫實卻又帶有韻律的型態,線條的協調把紋樣注入生命力,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力量。

 

 

紋樣種類可分為植物紋、動物紋、人物故事、輔紋及文字紋:

 

◆植物紋

 

1.牡丹紋:多為纏枝牡丹,是卷枝紋及單式花組合而成的枝莖纏繞連續波線,花朵分正側俯仰四種畫法,而葉有三或五個葉尖。較少見的有鳳穿牡丹或孔雀牡丹,圖案為飛鳳或孔雀穿插於牡丹花叢間。

牡丹自唐以來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徵。宋時被稱為富貴花,廣泛運用在工藝裝飾上,在瓷器裝飾,唐代大抵有三種形式:()單花式 ()連續的葉或瓣 ()是第一和第二的複合,就是連續的花葉配置。到宋代花卉較重寫實而北宋時最多用是第三式的卷草花卉紋,因為它在形式上可有大小及各種弧度的交錯變化,最能達到富麗的裝飾效果,器體尚佈滿纏枝牡丹花,花葉互相纏繞,俯仰有致,給人一種欣欣向榮感。

例:宋磁州窯黑釉牡丹鐵銹花半截式梅瓶(子石硯齋藏


元代景德鎮窯至正型青花瓷所繪的纏枝牡丹紋就在宋代基礎上更強調連續的起伏,卷草花式的變化,雖然仍保留早期此形紋飾整齊圓轉的韻律,但在花朵的繪畫刻意呈現正側俯仰的不同角度,瓣緣及葉片的不斷翻轉,使紋飾除韻律之外,增加許多趣味,而釉下彩繪青花所表現的濃淡色調,更使畫面接近寫生花卉的效果。

例 元至正型青花纏枝牡丹龍紋鋪首大罐(子石硯齋藏))牡丹紋




2.蓮花紋:有水蓮、把蓮、白蓮多種。水蓮多畫蓮塘鴛鴦,蓮花數株,有盛開有含苞,蓮葉如蓋,有舒有卷,水中一對鴛鴦嬉戲,畫面生動。把蓮又稱為「一束蓮」,多為盤心畫一束蓮花有莖有葉。白蓮只勾邊不填色,浮於水面,是藍地白花的一種表現。

例:至正型青花鴴鳥荷塘歛口小碟(子石硯齋藏) 17cm






3.纏枝蓮紋:是至正型青花瓷最常見的紋飾。值得特別注意,許多人都誤認是中國的蓮花,其實不然,此蓮是指「西番蓮」,一種蔓生植物,原產於尼加拉瓜、秘魯,學名Passiflora edulispassium(拉丁文指到處或各處的意思,是很容易繁衍的植物。〈南越筆記〉:「西番蓮,其種來自西洋,蔓細如絲,朱色繚繞籬間,花開如黃白蓮。」纏枝蓮花花心有的畫成石榴狀,因其類型是雌雄同株,花朵中心是巨型的三分叉狀柱頭,鎮定在肥厚子房上像一石榴。葉片呈三裂,細鋸齒緣,葉腋處長出綠色捲鬚,因而被畫成葫蘆型旁有兩根小鬚的葉子,成為鑒定元至正青花畫工的特徵,而蔓生的莖、葉剛好配合卷枝紋的波線,花多也有畫正側俯仰各不同的姿態。

    纏枝蓮紋在元代才開始,一些學者認為是受波斯風格的影響,因從十二世紀波斯的石雕及地毯圖案就有類似紋飾。




4.菊花紋:蒙古人尚菊,亦有以菊花為裝飾,多作纏枝菊,見繪於蓋罐的蓋頂,或盤底一圈。另有藍地白花者,或折枝菊花一種見於小器如高腳杯。


 

5.松竹梅紋:有分繪有合繪。合繪一幅的稱三友圖,見於香爐或大盤內底的主紋。松樹常作人物畫的背景;竹子枝幹,竹葉均一筆完成,少見雙勾,常與湖石、芭蕉為伍;梅花老幹蒼勁,枝上有刺,花瓣勾廓填青。

   子石硯齋藏元至正青花松竹梅大盤徑42cm





6.雞冠花、梔子花、石竹花、牽牛花,也是常見的繪紋。

 

7.葡萄、南瓜等瓜果類:葡萄繪成果實纍纍,藤蔓纏繞,葉呈五裂。南瓜則勾廓填青,以留白法顯示瓜棱,葉呈三至五裂。常與草蟲、蕉石組合。

 

8.水草:常見於魚藻紋,一種如海帶,高低不一的波浪型,整齊並列,由水底向上伸展,另一種針狀小葉對生,呈單條彎曲浮動。另一種圓形小浮萍分散水中。

 

9.芭蕉、柳樹:芭蕉配山石作圖畫背景,柳樹是常用作人物故事背景,不一定繪畫樹幹,茂密的柳條從畫面上方垂下。

 

◆動物紋

 

1.龍紋:龍在中國代表神物祥瑞也是中國的圖騰象徵,,自古以來被尊奉、崇拜,以龍作裝飾的器物很多,形狀也不斷在演變。龍在上古的青銅器上已是重要的紋飾,戰國及漢代已出現於瓦當及陶器上。在五代越窯已表現精彩的設計,杭州五代錢元瓘墓出土雙龍搶珠文瓶是重要的依據,代表著宋元的龍紋前身,此瓶上龍紋猶作獸型,體粗尾細,四枝粗壯,龍頭一向前一回首,姿態威猛。宋代的龍紋保留五代龍的獸型,造形孔武有力,尾部作分岔,加全身扭轉氣勢的變化。

    到元代獸型身軀被加長,龍紋已經逐漸變成頭小、頸曲、身長、四肢細的蛇形,又強調以連續式波浪起伏的身體,來配合其周圍圖案的韻律感,是至正青花的主要紋樣之一。身軀彎曲如蛇,飾以魚鱗紋或網紋,龍首多無毛,個別繪疏毛,上下顎較長,有張口和合口之分,張口的多伸舌。四肢細而有力,爪長而微彎,有三爪、四爪和五爪,以三爪和四爪為多,五爪應為御用品。元代多站龍和游龍,周圍襯以靈芝雲紋和長長的火焰紋。,還有一種海水白龍畫法,龍紋用模印留白,週圍以青花勾勒細密海水紋襯托。   

 

例:至正型青花龍紋盤(子石硯齋藏) 43c



2.鳳紋:鳳為瑞鳥,是至正型青花的常見紋樣,形象特徵是雞頭鷹喙鱗身花尾,尚繪長而向下彎曲包卷,下喙短而被上喙包卷在內,身上羽毛如鱗片,尾有二至七叉,尾梢卷為圓圈,常繪畫成對,飛翔一上衝一下俯,配麒麟或穿插於牡丹花。

例:至正型青花龍鳳菱口大盤(子石硯齋藏) 49cm

 


3.麒麟紋:形象特徵為鹿首鱗身馬尾牛蹄,頭有角,身紋也有留白畫法,一種鱗片塗藍,弧線留白,另一種模印留白法

 


4.魚紋:有鱖魚、鯉魚、鯖魚、鯰魚等多種,以鱖魚和鯉魚最常見,描繪寫實生動,多與蓮花,水藻構成魚藻圖。鱖魚身上斑紋清晰,背鰭尖利,神態兇悍,尤為生動。在伊朗國家博物館藏一件魚藻大盤,中央魚身上竟然書寫一「春」字,使人嘖嘖稱奇。

    魚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漢唐時期雙魚紋也有流行,到宋代受寫生繪畫藝術的影響,一種新面貌的魚藻紋出現,除注重於的自然真實感外在加上水藻流水的浮動襯托出魚兒或順流或逆流,或單或成雙的動感畫面。

    元景德鎮的瓷匠把宋的寫實技巧更發展得淋漓盡致,表現在至正型青花瓷器的魚藻紋中,描繪更逼真,更細膩,各種魚類如鱖魚、鯉魚浮游在各類水藻、荷葉荷花之間,形成一幅生意盎然的水中世界。青花繪畫的優點是運用得心應手。

例:元至正型青花魚藻紋盒形硯(子石硯齋藏)

 


5.孔雀紋:形象特徵為雞首蛇頸鶴足,翎毛長於身軀,翎眼四週留白,狀如瓜子。多出現於庭園,或穿插於牡丹叢中,或直立曳尾,或振翅飛翔。(始於宋磁州窯)

例:子石硯齋藏元至正型青花牡丹孔雀盒形硯外圈纏枝蓮紋徑25




6.鴛鴦紋:多成對嬉戲水面,羽毛鉤畫細緻,背上羽毛空勾不染,身下幾道水波紋彎曲畫過顯出游動方向,簡潔傳神,配以蓮花、柳條,構成一幅蓮塘鴛鴦圖。

 


7.鷺鷥紋:多藍地白花,配以蓮池背景,有站者、行者及飛翔者,姿態傳神。

其他如大象、兔子、如獅似虎的瑞獸,雖罕有但亦偶見,是至正青花瓷獨有紋飾,另外如青蛙昆蟲類亦用於配瓜果圖案,豐富了動植物紋的種類。

 

◆人物故事紋

 

    人物故事紋出現在元中晚期的成熟至正型青花瓷,大概至正年間(子石硯齋藏一件三顧草廬至正三年製款字的元青花天球瓶),當時元朝廷已受相當程度的漢化,在皇室貴族中流行,並沒有外銷到中亞,因土耳其Topkapu 博物館伊朗國家博物館都沒有此類藏品。傳世品極少而見珍貴。題材多取自元代所流行的戲曲故事,記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周亞夫屯軍細柳營」、「三顧草廬」、「西廂記」、「王昭君故事」、「唐太宗故事」、「百花亭」、「陶淵明訪友」、「漢武帝故事」、「四愛圖」等。故事圖案是布置在器的主體腹部或中央,其他足肩,頸部仍為傳統飾紋,偶亦見通體畫面的出現,如1956年湖南長德出土的青花蒙恬將軍圖玉壺春瓶。

人物紋飾在瓷器上可分兩種,一是無情節的人物,二是有情節的故事人物,無情節的多是單個人物,而故事式的通常用多個人物來表達。

    瓷器的彩繪人物可上溯到六朝孫吳時期。1983年南京市出土的羽化升仙青黃釉下彩繪盤口壺,就已經看到壺腹繪畫兩排持節羽人。著名的唐代長沙窯青釉釉下褐彩產品中有持蓮花,著飄帶的小孩。北宋磁州窯、定窯廣泛流行嬰戲圖案,有故事式人物圖案亦是運用在較大器皿或瓷枕上。

    元代戲曲流行,景德鎮瓷匠別出心裁的把民間的戲劇故事如三顧草廬、明妃出塞,一幕幕的搬到青花器上,形成一種人物故事式的瓷器裝飾,多用於瓶罐等圓形琢器,加上背景配以樹石花草亭臺有如戲台般的設計,人物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令觀者有一種環觀式的感覺,而非如其他紋飾的定點觀賞,故有週而復始的循環,打破了時間的拘束,這是元至正青花瓷在裝飾上的一大突破與特色。反映出元瓷匠在瓷繪技術的進步,青料繪於白瓷上的細緻流暢,濃淡自然變化的渲染感,如水墨畫的極致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以人物故事為裝飾題材的元青花瓷較其他圖案紋飾為少,原因有二,其一為製作過程較難,設計與繪畫的困難度高,需要一流的技工畫師才可畫出環觀式的人物故事畫面。

其二這些人物故事都屬漢人文化,而當時大部分使用此種青花瓷的都是蒙古人或波斯人,他們信奉的伊斯蘭教是不容許人物偶像的繪製,所以全部用作外銷或賞賫瓷的元至正型青花瓷是沒有人物圖案的。現存於土耳其托普卡帕博物館及伊朗國家博物館的元至正型青花瓷是一件人物圖案都沒有的。

筆者估計人物故事圖案在元至正型青花瓷比起其他圖案出現較晚,大概是元中晚期當元蒙古皇帝較為漢化的時候。(子石硯齋藏一件有年款 “大元至正三年製”1343年的元至正型青花瓷〈三顧草廬〉半截式梅瓶)且其數量起其他紋飾的元青花器為最少,如果說中國青花瓷中以元青花為最珍品,那麼元青花中的人物紋飾作品是珍品中的珍品了。

 

在世界各地的人物故事紋元青花器共約二十餘件

1.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3

三顧草廬梅瓶連蓋 高38.6cm

唐太宗故事青花罐 高27.8cm

青花人物梅瓶 高42.4cm

 

2. 英國  倫敦維多利亞博物館1

西廂記梅瓶 高35.6cm

 

3.日本 

出光美術館兩件

呂仙圖玉壺春瓶  31cm

明妃出塞故事罐  28cm

日本梅澤紀念館1

人物玉壺春瓶  38.1cm

 

4. 中國

❶湖南省出土  湖南省博物館

  蒙恬將軍點兵玉壺春瓶  30cm

 

❷南京博物院藏  江蘇省寧縣沐英墓出土

  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高44.1cm

 

❸上饒縣博物館  1986年上饒縣出土

  人物圖玉壺春瓶 高27.6cm

 

❹香港葛氏天民樓  消暑圖玉壺春瓶  23.7cm

   御香亭罐  27.5cm

 

❺廣東省博物館

  人物圖仙人、鹿玉壺春瓶  30cm

 

❻武漢市文物商店

  四愛圖梅瓶  37.6cm

  人物菱口盤 徑29.2cm

  青花人物圖罐 高27.7cm

 

❼雲南一件 子陵釣魚罐   雲南玉溪窯

 

❽香港子石硯齋藏

★至正青花三國志人物故事三英戰呂布菱口大盤     60

★至正青花三國志人物故事“三顧草廬”圖 半截式梅瓶(小口瓶)

   (大元國至正三年製) 38

★至正青花 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高49.2

★至正青花列仙傳衛叔卿人物故事敞口大碗 口徑43cm

★至正青花 列仙傳衛叔卿人物故事 菱口大盤 口徑52cm

★至正青花列仙傳衛叔卿人物故事菱口大盤 口徑49.5cm

★至正青花列仙傳衛叔卿人物故事 菱口大盤 口徑41cm

★至正青花三國志人物故事 呂布貂蟬 菱口大盤 口徑43.5cm

★至正青花 列仙傳衛叔卿人物故事 菱口大盤 口徑42cm

 






 

輔紋

 

1.蓮瓣紋:是最常見使用的輔紋,期繪畫方法的特色幾乎成為至正型青花的標誌。多繪於瓶罐觚等的頸肩脛部和盤的外壁。呈直邊方肩,各瓣獨立,內外雙輪廓線,外寬內細線。蓮瓣內繪雜寶,花卉渦紋及雲頭紋等。因與傳統型飾的蓮瓣不同而稱變體或變相蓮瓣紋。另有一種與傳統繪法相近的,用簡單雙線勾勒尖頭蓮瓣,瓣內畫渦紋。

 

2.如意雲肩:又稱「如意雲頭」 ,多用於瓶、罐、扁壺等的肩部,多用雙線繪如意雲,後內填其他紋飾如藍地白花的白蓮、海馬,或用白地藍花繪纏枝牡丹、纏枝蓮、鳳穿花等。

 

3.八寶紋:亦稱「八吉祥」,此紋樣是從西藏喇嘛教流傳而來,始用於元代,所以是至正青花瓷的一種特色,後明清兩代都有仿效之。多飾於瓷器的肩、脛部或大盤內底的變型蓮瓣內。八寶是概稱,沒有一定數目或順序,故亦稱「雜寶」,用佛教的吉祥物如雙角犀角、銀錠、法螺、珊瑚、火珠、火輪、火焰、雙錢、結、法輪、寶幢、傘蓋、寶瓶、雙魚等十餘種,以八種組成圖案稱八寶,多於或少於八種則稱雜寶。

 

4.海濤紋:多用於罐的頸部,大盤的邊緣,或紋飾肩的隔間帶,及藍地白花的地紋。先以粗線勾勒波濤的外緣後在輪廓內外繪細密的波浪曲線,漩渦似指紋,浪花翻捲流動,靈活逼真。

還有一種勾勒成魚鱗狀,表現風平浪靜時的水面,可作海馬或白蓮花的地紋。

 

5.蕉葉紋多繪於瓶或罐的頸部,有單層及雙層蕉葉的畫法,葉邊雙勾填色,呈鋸齒狀邊緣,葉脈由中莖向兩邊斜上伸出,呈水平排列的細線。

 

6.卷草紋:是至正青花瓷常用的輔紋,以柔和的波曲狀線條組成連續的草葉紋樣做為裝飾,使用於南朝越窯青釉刻花瓷,到宋磁州窯用於釉下彩褐繪,到元景德鎮至正青花瓷以鈷料繪畫成一種代表性的紋樣,多是於器物的口沿、足部或作為紋飾間的隔離帶,先畫S型波浪線,在於浪線的浪峰之下,波谷之上添畫捲曲莖枝,一仰一覆組成二方連續紋帶,或一仰二覆,二仰一覆組成三方連續紋帶,這種畫法是元青花獨有(纏枝蓮紋亦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明代卷草紋先畫連續S型波浪線,後填卷草不分組別。

 

7.菱形紋:飾於器物口沿或紋飾間隔帶,每個菱形成雙重套疊,有在其間填青,內菱形中心和四邊各繪一點,兩個菱形之間的三角型又加一點,成為元青花的特有紋飾。

 

 

8.錢紋:飾於盤沿或瓶口或紋飾間隔帶。同前並排,外圓內方,有時方形畫成菱形,四邊各加一點,另有一種半錢紋。

 

9.回紋:多為逐個畫成,從左上角逆時鐘迴轉,字外而內多層套疊,各自獨立。另一種較簡單,如橫倒的「5」字。

 


◆文字紋

    早在唐代長沙窯釉下褐彩瓷裝飾工藝的一大特色就是以文字、詩句作為裝飾。

    宋代磁州窯以文字作為主題紋飾算是產品中的精品,特別是集詩書畫於一體是其創新,把當時流行的詞曲或吉祥與直接融入畫面,反映人民的意識情趣。所以除詩文外亦流行寫上記年的銘文,多寫於枕或其他如罐,宗教器物的琉璃塔等。

    南宋吉州窯則流行在器底或盤心寫上“記” “吉” “福” “慧”“太平”“本覺”等款識,也算是一種文字裝飾

例:子石硯齋藏南宋青花雙鳳盤

    元青花的文字裝飾極少。1988年江西高安窖藏出土一件元青花高足杯現藏高安縣博物館,杯內底有青花寫“人生百年長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

    2009年首都博物館舉行的國際元青花瓷展覽,其中魚藻紋大盤中央的魚紋有一個留白的「春」字,顯見元陶工們也會偶爾用文字裝飾。香港葛氏天民樓舊藏青花人物故事 “御香亭”大罐高27.5cm,在畫面中的亭上是寫有“御香亭”字樣。

 

    文字用作款識,至今發現在元青花瓷卻不少。分別在官窯及民窯產品都有

1.最早被發現的一對標準型的青花象耳雲龍紋瓶就是依據瓶上的一段“至正十一年(1351)銘文”才被專家認定的,是英國大德維基金會收藏,在瓶頸上用青料書題記五行記六十二字:「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師打供。」美國的波普博士具此定初元至正型青花瓷的標準,並引起研究熱潮。

 

2.江西景德鎮陶瓷館藏景德鎮市郊元代墓出土元代青花纏枝靈芝罐,脛部刻有“戊子年□□”五字,考證為後至正八年(1348)的產品。

3.另一件廣東省藏人物圖玉壺春瓶,瓶底有釉並以青花書“又”字作為款識

4.四川雅安市文化路基建發現一窖藏,有一件白釉罐的腹部用青花料書楷體 “至正七年置” 銘文五字(1347)

 

5.2007年景德鎮浮梁縣舊城遺址出土了書有元統三年,青花供碗

 

6.還有一件江西省博物館藏1974年江西景德鎮元後至元四年(1338)墓出土青花釉裡紅堆塑四靈塔式蓋罐器頸上有自右至左用青料橫書行楷體 “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款一行十二字,肩上自右至左用青料書行楷體 “劉大使宅凌氏用”一行七字(4-55)

 

7.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帶蓋梅瓶,六件器蓋內壁素胎處和底部分別有墨書“禮”“樂”“射” “御”“書”“數”六字,雖是墨書也是一種用文字留下印記的證明。

 

8.吉祥語“福”“壽”字亦見書寫於民窯青花器,扶餘岱吉屯元墓出土一件釉上纏枝蓮瓷碗,底足內繪青花雙線方欄內書“福”字,扶餘土城子磚場元墓出土青花漩渦雲氣紋和青花番蓮紋碗心書草書“壽”字於雙圈內。

 

9.1987年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官窯址出土五件完全可復原的青花五爪九龍及雙龍的盤碗,器底內繪青花雙重圈,內書八思巴文。

 

10.子石硯齋藏元至正青花中有七件帶有年款的

“大元國至正三年製” (1343) 青花〈三顧草廬〉圖小口瓶(半截式梅瓶)38cm

“大元國至正五年製”(1345)  青花龍鳳八棱梅瓶 高58cm

“大元國至正十一年造” (1351) 青花八寶紋大盤 徑48.2cm

“大元國至正十一年造” (1351)  青花蓮塘鴛鴦紋大盤 徑50cm (四件)



    筆者認為在元晚期開始在官窯瓷器上寫款,亦是與元皇帝開始漢化的原因有關。在宋代器物寫上年款已成為一個傳統,到明清時期在瓷器上落款更成為官窯器的標誌,假以時間及更深入的審視應該會有更多帶文字銘的元至正型青花瓷發現的。

 

   前輩孫瀛洲在1966年第三期《文物》元明清瓷器的鑒定()一文中提到:

「在一些地方窯製品中往往卻有帶年款的瓶、罐之類。 例如:

1.    元 白釉揭花折枝花紋罐 (故宮博物院藏品), 上寫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 日” 。

2.    元 琉璃獸足沖天耳爐 (故宮博物院藏品), 上寫歲次大元國至大元年四月初拾記,汾陽琉璃待詔任瑭成記

3.    元 白釉瓶 (上海博物館藏), 上寫大元國至元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記耳

4.    元 白釉獸面爐 (下落不明), 口邊刻香花供養, 底刻至元三十二年三月╳日造

以上所記,只是元瓷中的幾件代表作品,自然還有例外,因個人所知有限,不能一一列舉。對於鑒別元瓷來說,主要仍靠造型、胎釉及紋飾的觀察, 而款藏只能作為偶然的旁證。值得注意的是所見的幾件帶款識的元瓷,在字體上都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楷書、行書」

 

~待續~





To be continued …